盛夏暑热,一场蒙蒙细雨悄至人间,洒落一片清凉。走进陕西省子长市安定镇廖公桥村,远山如黛,烟雨霏霏,一汪清澈的泉水汩汩涌流,绿油油的韭菜叶扑闪着水珠摇曳身姿,整洁的小路串起田园与窑洞院落,一幅优美、舒适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

“村庄美了,游客多了,村民的收入也跟上去了。”廖公桥村党支部书记石明明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村旅游为主的产业发展之路,让廖公桥村的村民们日子越过越好。

长夏当空,远山衔黛,廖公桥村泉水蔬菜基地一片生机盎然。/当地供图

田园诗画,绘就美好乡村;乡村振兴,留住美好生活。近年来,子长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以“特色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式,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共进,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驱动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 跑出集体经济“加速度”

因清代安定知县廖均捐俸筑桥而得名的廖公桥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20年,廖公桥村被陕西省确定为全省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廖公桥村推出党建“交办单”制度,让支部引领在田园,把党员能人固定在产业链上,把村民镶嵌在“菜园子”中,精心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绿色图景。

“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融合’的思路,我们积极探索‘党支部+’发展模式,引进廖未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生态餐厅、懒妖溪谷游乐场、古村落、有机蔬菜基地等,不断撬动农旅融合产业。”廖公桥村第一书记焦健表示。

通过搭建不同层次、不同规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廖公桥村推出了“订单农业+泉水蔬菜”模式,统筹大棚、拱棚、露天、庭院“四菜同步”,精心打造出“菜轮种、花无期、水常清、民乐居”的千亩田园综合体,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至8万元,为全村群众至少带来50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入。

在安定镇,白杨树坪村、石畔村、魏家砭村、李家沟村四村联动建立起中山川联村党总支,并注册成立子长市联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抱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辟了子长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我们在每村入股资金5万元的基础上,先后整合扶贫项目资金99万元,建成4座50吨冷库和手工挂面、小杂粮2条生产线,同时,依托安定古镇、钟山石窟等资源优势,进行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乡村旅游等产业开发。”白杨树坪村党支部书记白红明介绍道。

在“联村党总支+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下,子长市联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还与安定镇内苹果、葡萄等7类农产品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并建立小杂粮等合作基地46个,在城区建成扶贫超市2个,成立第一书记直播带货联盟,以网络直播带货等方式带动农产品多渠道销售。

截至目前,中山川联村党总支通过“抱团取暖”,已带动当地实现小杂粮、手工挂面等销售总额达210.5万元,纯利润30.2万元。“今年3月,联村公司召开了第一次分红大会,白杨树坪村分得4万元,李家沟村、魏家砭村、石畔村分别分得2万元,真正凸显了‘1+1>2’的效果。”安定镇镇长石志宏表示。

培育特色产业 开启助农增收“致富门”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子长市把“特色产业引领”作为五大发展战略之一,通过精心实施“5+X”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基本形成了“一主三带四区”产业布局。

“一主即以山地苹果为主导,三带即中部秀延川设施高效农业产业、南部特色水果产业、北部重耳川生态蚕桑产业三个产业带,四区即现代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区、省级马铃薯种植示范区、陕北小杂粮生产加工示范区、延安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四个特色产业示范区。”子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张增宁介绍,围绕“一主三带四区”产业布局,子长市已建成与农业产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5个,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55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13.02亿元,利润达1.9亿元。

在子长市,蚕桑养殖产业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优势传统产业,“子长蚕茧”曾于1993年达到出口标准,被陕西省丝绸公司列为出口商品。

近年来,凭借着蚕桑产业发展,子长市也成为了国家“东桑西移”和陕西省第一批蚕桑示范基地县。随着蚕桑业逐步向产业化建设的轨道迈进,子长市初步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省力化、现代化发展模式。目前,全市有桑园面积6.7万亩,养蚕4000张,蚕桑综合年产值达2000万元。

位于子长市北部涧峪岔镇南家峁村的子长市蚕桑现代农业园区,是陕西省唯一的省级蚕桑现代农业园区。自2017年建成以来,园区带动了子长一批蚕桑系列产品开发,蚕丝被、桑枝香菇、生态桑叶茶、蚕沙保健枕等系列产品的打造,为区域城乡统筹、增加农民收入和产业增效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我们已经为30户脱贫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487户脱贫户通过栽桑养蚕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通过加强新蚕、桑品种引进及小蚕共育、大蚕饲养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以及推行订单式农业,过去蚕农卖茧难的后顾之忧得以解决。”蚕桑农业园区运营单位陕西果业集团蚕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慕光辉表示。

如今,小小的“蚕宝宝”已成为南家峁村农民发家致富的“金宝宝”。65岁的村民郭光军,和老伴一起开办了桑蚕小作坊,现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今年养了6张蚕,又从陕南购买了2000斤茧,全部用来做蚕丝枕头和蚕丝被,全部卖出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谈起前景,郭光军表示信心满满。

目前,南家峁村100多户人家中,栽桑养蚕户已达80多户,蚕茧收入占到家庭全部收入的80%以上,蚕桑产业成了南家峁村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打好蚕桑养殖这张王牌,以机械化养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延伸蚕桑产业链为目标,确保产品实现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同时,完善重耳川蚕桑文化广场设施建设,努力打造集蚕桑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区。”涧峪岔镇党委书记魏军阳表示。

焕颜乡风乡容 浇灌乡村振兴“文明花”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燥热的夏日午后,走进余家坪镇新寨河村,公路沿线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院落外干净整洁,高墙内花团锦簇,在一处精心布置的农家景观旁,三三两两的村民们正轻摇蒲扇话家常,舒适、惬意的乡村生活顿时让人倍感清爽。

新寨河村位于子长城区以南10公里,由原新寨河村、岭湾村撤并而成,该村先后获得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国字号殊荣。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新寨河村集中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清理、大提升”活动,坚持助力打造205省道绿色自然景观,在公路沿线栽植四季玫瑰等景观树1000余棵,完成公路两边33户院落及围墙改造工作,帮助村民粉刷墙面1600平方米,修建柴碳房30个,村容面貌有了极大提升。

现年近70岁的王翠兰老人,如今独自一人居住在7口窑洞的庭院里。步入王翠兰的小院,入目只见一片菜园正居门前,菜园里辣椒翠绿,番茄殷红,一条条豆角从支架上垂直盘下,菜园旁,一排开的正浓的月季花为整个小院增添了些许别致。“政府帮我修了柴火房,还对原来的旱厕进行了改造,现在院子里规整的很,住起来也舒心。”王翠兰说。

风貌塑形,乡村振兴的“高颜值”不断被刷新。与此同时,新寨河村将“堵与疏”有机结合,在村文化活动广场周围建起老年互助幸福院,让村里老年人有了休闲娱乐的去处,打造爱心超市和电商服务中心,在方便群众同时,推动了创业、就业。

“经过村民集体讨论,村里还制定出台了‘新寨河村村规民约’,成立了秧歌队、广场舞队等乡贤文化骨干队,定期开放的图书室和文化活动室,让村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余家坪镇公共事业服务站站长郝华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搞好移风易俗,新寨河村于2016年建设了红白理事服务中心,并成立起“两会一队”,从婚事新办、丧事节办入手,规范红白喜事办理流程。

“村里坚持五不受理原则,即满月、参军、升学、乔迁、过寿不宴请,操办婚丧嫁娶红白事,由理事会统一登记受理、统一安排、统一采购、统一标准。按规定每桌饭菜不超过300元标准、每瓶酒不超过50元、每盒烟不超过10元,根据办事方案及人员情况,理事会统一红白事饭菜、仪式等。”新寨河村支部书记王闫华说。

王闫华还粗略算了一笔账,“成立六年来,新寨河村红白理事服务中心已为群众服务21次,一次每桌饭菜节约200元,烟酒节约3500元,租赁费4000元,以15桌算,服务中心过事一次至少为群众节约10500元。”红白理事服务中心的建设,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负担,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促进了乡风文明,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子长市乡村振兴的田野上,阡陌相连,绿意盈人,处处升腾着希望。/当地供图

乡村是中国社会的根系和血脉,在举国上下浩浩荡荡的乡村振兴大势里,子长市将一粒粒饱含希望的种子播洒进广袤的田野。如今,乡村振兴的大树已是根繁叶茂,子长市也书写出属于自己的振兴印记。面向未来,延安市政协副主席、子长市委书记雷兴平表示,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通过加强产业培育和促进就业,确保群众稳定增收,通过大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经社陕西经济研究中心 刘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