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养老险海南分公司:不婚不育,保“平安”?
原标题:平安养老险海南分公司:不婚不育,保“平安”?
近日,复旦发展研究院与多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报告的其中一个版块,是对90后、00后婚恋生育观的研究。
在“晚婚”、“不婚”话题甚嚣尘上的今天,青年一代到底对“恋爱结婚”持何种态度,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份报告里一窥不婚不育的究竟。
一、大胆恋爱、小心结婚
这届青年“怯婚”了
报告数据显示,青年网民仍然对美好的恋爱充满憧憬,高达29.32%的青年都对恋爱有美好渴望;仅1.56%的青年不愿意恋爱,占比极低。
但在婚姻问题上,过去十年间,拒绝婚姻的态度的确在青年群体中声势渐长。
不愿意结婚的青年比例从五年前的0.6%上升至近五年的2.5%,相应地,愿意结婚的青年比例出现了从8.34%到5.84%的明显下降。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这样的婚恋主张已经成为过去式。这届青年虽然渴望美好爱情,但却怯于走入婚姻。
至于不愿意结婚的理由,被提及最多的前六名中有一半都涉及对亲密关系的要求,包括:“原生家庭不和谐”、“家庭暴力伤害”“、对异性/亲密关系失望”等。
其次,婚姻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可能损失也使得部分青年群体望而却步。这是不是说明,青年一代之所以不愿结婚,是因为他们普遍对爱失望、变得非常现实了?
二、爱情和婚姻
是“因”还是“果”
报告指出:“这一代青年网民结婚成家的主要原因不再是经济生产或繁育后代等传统家庭职能,而是发自他们的个人需求,特别是对亲密关系、美好情感的需求。”
因爱结婚流行,恰恰说明纯粹的爱,才是这届青年所追求和向往的!
爱是“因”,携手走过才有意义
因为爱情,青年们愿意克服万难,牵起对方的手,深情说着“我愿意”,坚定地走进婚姻的殿堂。就算常有过来人劝告:“婚姻无趣,那里只有柴米油盐醋的琐碎,到最后不过是相看两厌的一地鸡毛。”
他们也满怀憧憬,义无反顾地迈入所谓“围城”,去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爱情,可以是驱动青年一代走进婚姻、开启新人生新阶段的“因”。
爱是“果”,立业之后再谈感情
当然,也有人把爱情当做“果”来品尝。先立业再成家,等事业有成、收入稳定、时间充裕,等自己有能力扛起家庭的责任,等自己有底气去适应亲密关系崭新模式的建立,再去谈情说爱、去建立家庭,把理想的爱情与婚姻,当成果实来享用。
无论是被爱情驱动,先成家再携手立业,还是为爱“担保”,选择先立业再成家,两种模式下,我们都可以看到爱情和婚姻的可共存性、爱情婚姻和美好人生的可共存性。
但是为什么,这届青年还是敢爱不敢婚?
三、这届青年更怕婚姻
还是更懂责任?
爱情的获得感,往往只来源于双方产生的独有情愫,以及基于这种情愫之上人的情绪感受,我们不需要对除了彼此之外的第三人负责。
但婚姻不同,比起爱情这种抽象的概念,婚姻是复杂现实的结合体。
要考虑家庭因素,双方是否“门当户对”,彼此的家庭是否拥有相似的价值观;要考虑经济因素,婚姻到底是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助力还是带来了负担;要考虑社会因素,社会政策的变迁如《婚姻法》的修订是否能为婚姻中的自己提供更多保障......
爱情可以不看投产比,但婚姻却一定要“讲保障”、“有未来”。这届青年之所以敢爱不敢婚,本质上是担心婚姻的质量和未来。
他们更懂得婚姻责任的份量,因此总是在爱情的潮水涌来时,如拦海大坝般冷静、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