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上门要交税

对于网购的消费者,是送货上门更为方便,还是定点自取更为方便,相信答案肯定是前者。这一点,从网络上轰轰烈烈对于快递送货不上门的声讨就可见一斑。

然而,最近西班牙政府正在敲定一项新税的计划,对送货上门的包裹征收重税,这个想法被媒体称为“亚马逊税”。制定税收改革大纲的专家小组向财政部长Maria Jesus Montero提交了这项提案,并且该提案不仅包括电子商务公司,还包括其他所有送货上门的行业,比如传统零售等。

这一税改提案认为,由于送货上门占用公共空间,因此要征税。换句话说,送货上门的送货员为了完成送货,需要在每一站多次地把车停在街上,这样浪费了公共资源。目前,巴塞罗那市议会已经在研究相关想法,但也有一些其他的情况,比如快递公司用少于四个轮子的车辆比如自行车或摩托车等送货上门,或者公司之间的包裹递送等情况需要考虑。

事实上,这一措施源于近年来出现的一场辩论,在消费者愉快地接受了送货上门带来的舒适之后,送货上门的其他外部特性也开始显现出来,例如造成交通拥堵、公共空间占用、增加城市排放和物流效率低下。

这并不只是西班牙官员的看法。美国和英国的一些研究直接指出,货车比摩托车或自行车更大、更笨重,是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问题之一,还会影响污染水平,带来噪音影响。在纽约,议员们甚至已经计划了一年多,计划对每个包裹收取3美元的税。

公司与顾客的博弈

可以预见的是,尽管对于那些很难在家里和快递员对接上合适时间的人来说,设立自提点很方便,但是对于大多数顾客来说,自取快递并不舒服。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设立自提点又给了零售商们一个喘息的机会,因为与送货上门相比,自提点能让零售商节省一些资金。

就比如,多年来亚马逊一直在推动这一模式,在加油站或火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点都有自己的自提点。这些自提点也和他们与当地商店的协议一样,作为临时的小型物流中心,每件货物收取几美分的佣金。

在这样的措施面前,实体店、集中配送点和拥有更强经济实力的公司将在竞争中胜出,因为他们可以避免将这些成本转嫁给客户。

然而,亚马逊本身愿意用更快的物流以及更低的经济效率来换取更高的消费者满意度,比如将临近时间的包裹分批送到以达到最快的送达的时间,其他零售商则可能会选择合并成一个包裹。这种情况亚马逊可以负担得起,但大多数其他零售商肯定不能。

这也能让我们知道到底谁会从这种税收中受益,那就是——亚马逊。凭借其庞大的物流及商业帝国,亚马逊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可能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继续高效的运营。

同样可以直接看到的结果是,这种自提点将大大增加实体店的收入。

国外一家在自己商店内设立了自提点的店主表示,其实包裹佣金带来的收入已经逐渐趋向于零,但他仍然在店内设置快递点是有两个非常明确的原因,一个是近距离营销,快递点一般总是离家很近,所以附近的顾客会通过自提快递了解到他们的商店,不然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光顾。

第二个是因为交叉销售,如果有十个顾客进来提货,也许其中一个就会买店里的东西。但这一点必须保证快递点与实体店性质非常互补,不会占用太多空间,也不会给商家钱,但快递点会吸引流量。

如果这种税收飞速发展,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商业平台本身鼓励在快递点和送货点存放快递,免除买家的运费,并在送货上门时强制收取运费。如果平台能够这样做,最终的结果或许将是双方均受益。

一个针对亚马逊的税收最后获益的却成了亚马逊,听起来虽然很讽刺,但是这种针对科技公司最后却指向普通消费者的税收在西班牙并不是第一起。

除了亚马逊税,在2020年,西班牙税务局还通过了“谷歌税”。谷歌税是一种针对全球营业额超过7.5亿欧元、西班牙营业额超过300万欧元的科技公司的税收。就像法国的GAFA一样,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等公司全都受到这项措施的影响。

这项税收具体为,征收这些科技巨头从数据销售或在线广告中获得的利润的3%。在西班牙估计的数字中,据这一税收将能够为国家贡献高达12亿欧元。

尽管这一税收的目标是让在西班牙经营业务的科技公司能够将部分利润留在西班牙,但随后受谷歌税影响的公司就开始向广告商和开发商提高佣金,以弥补损失。

例如,苹果提高了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土耳其的开发者费用;谷歌将向英国广告商收取2%的费用,在奥地利和土耳其收取5%的费用,提高价格的规模与税收的比率基本相等。

不仅如此,2020年西班牙媒体还曾报道,一名顾客2月份在全球速卖通上购买了智能手表,结果在过去9个月后,他在11月收到了税务局通过短信发送的通知,告知他没有为此支付增值税。

这样荒诞的事情并不是单一的例子,一直以来西班牙税务局一直在向这样的个人买家发出类似的要求,因为这些买家从非欧盟运营商那里购买了产品。

政策的背后

事实上,国外正在对于科技公司和电商公司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敏感,特别是对于非本地企业的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除了对于外国公司以及跨国交易添加种种限制,许多国家的政策也烧向了更多的中小企业。在某些方面,为了遏制垄断而诞生的政策最终反而加剧了垄断,因为大公司可以承担政策变动的成本,但小公司不行。

面对国外政策的变动,除了感到无奈,也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卖家除了做好自身产品,也要多加关注政策,及时做出调整,增加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作者:千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