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资深广告老炮儿的前半生小说「老炮儿的导演」
已经筹备酝酿了很长时间,当做出这个决定时,我其实很平静,甚至有一点如释重负。借这个机会跟这么多年行业里的朋友们做一个告别,感谢这些年来服务过的客户们,共事的同事们以及媒体朋友们的支持、理解和帮助,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路历程。
17年长吗,放宽到整个人生来看,不长。17年短吗,缩小到职场生涯来看,从事广告媒体行业17年,不短。广告生涯前些年,别人问我是做什么的,我特别骄傲的说我是干广告的,然后兴奋的给人解释我们的工作内容;后面这些年,别人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是被广告干的。(抱歉,话有些糙,但我觉得这么表达挺形象)。严格意义上说,我不算是广告公司而是媒介代理公司,像盛世长城,奥美,李奥贝纳这种是传统广告公司,为客户提供品牌定位,创意,策略,tvc拍摄等服务,随着大环境和营销需求的变化,广告公司逐步成立媒介部门帮客户做媒介策划采买的事情,再到后来媒介业务迅速发展,媒介部门才独立出来成为media agency,所以我们的工作内容在整个产业链上算是最后端的部分,只为客户提供媒介策划和购买服务,但也是广告营销的一部分,统称广告人了:)
(个人最喜欢奥美手写体和JWT的装修风格)
现在大环境不好大家都知道,【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未必是危言耸听,甲骨文,中兴,华为,IBM这样的大公司不断裁员,35岁以上的人市场竞争力下降是不争事实,广告行业这几年的剧变也是让人猝不及防,去年北京某老牌4a广告公司突然宣布关闭,不知当时还在埋头写方案的TA们是什么感受。五月上海某4A媒介代理公司裁员或到期不续约一大批人,紧接着另一家百年美国老厂牌广告公司全国裁员400人,既让人愕然却也有些麻木。早些年很多占据几个楼面的大4A,如今都收缩成很小的楼面几十号人或者被别的公司收编抱团取暖。环境如此艰难,大家都拼了命的加班,广告行业的HR也是最辛苦的,每天都在不断招人,加班到深夜也是常事。达邦大厦是魔都出名的加班圣地和出租车自己趴活儿圣地,就连有次听电台主持人都知道。
这几年其实早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未来何去何从,再过5年,我会在哪里会在做什么?相信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有想过,或者,让自己不去想。但我不得不想,因为这些年的广告行业真的不是十几二十年前了。做出这个决定特别不容易,也是不断的评估考量思考以及跟家人沟通后做出的决定。确实,要说服自己离开一个工作了这么多年的行业是很难的,也许很多人放不下在这个行业的名位,离开意味着在这个行业积累的所有经验资源人脉可能都会归零,但我倒从来不是很在意这些虚名(这些年行业抬头溢价也蛮严重),跟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让人家认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名片上的抬头。我性格不是那种很要争的人,也一直觉得不管是客户,agency还是媒体朋友,除了工作时间内大家的角色不同,工作时间外大家都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记得十几年前有一年大夏天有一个媒体要来拜访,其实一听他讲媒体我就知道不适合客户,但人家大夏天满头大汗跑来很认真的在介绍,我也很认真的看着对方眼睛听他讲完,因为这是对他的尊重。我也跟有些小朋友说过,不要抱怨媒体所谓的势利,人家是销售,首先要挣钱吃饭,平时你这没生意机会不来找你,有机会了来联系你很正常。一个销售是要对很多客户的,他肯定要优先排序能给他带来生意的客户多联系拜访,换了是我也会这么做。可能因为一直是这样一种风格,所以很感恩这些年能在行业里结交了很多朋友,有个什么事大家都还挺愿意帮忙。
做这个决定主要有两个维度考量。一方面,我仔细想过,我们这个行业45-50岁的人是很少的,除了金字塔尖的少数人,其他人都去哪了?(我们入行时的前辈们,现在几乎都不在这个行业了)如果到45岁你足够幸运,身体精力还熬得动,并且公司也需要你这么贵的人,家里老人小孩也没什么事情要你操心拖后腿,也许还有机会去争一下金字塔尖的位子。但极少人能这么幸运,要么是身体熬不动了自己退出,要么就是公司并不需要你这么贵的人了,这个现实是很残酷的。虽然现在我拿着一个看着还不错的绝对值比较高的工资,但性价比是很低的,有太多个夜晚和周末的加班。很多人根本不理解为什么你们这个行业要这么个加班法?
记得有一年我表妹过来上海玩,我晚上十点半还在回闵行路上,她要我现在去浦东跟她见见。我当时真的很累也跟她说了闵行到浦东是横跨上海,我第二天还要上班就不去了。因为这事,表妹觉得我故意不接待她,她觉得你们至于这么忙吗,十点多不正是吃宵夜唱歌的时候吗?确实,我们这个行当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精力身体成本甚至健康的代价,我们7、8点开始加班时人家已经吃好饭母慈子孝夫妻恩爱天伦之乐的在小区遛弯儿了。长期熬夜加上巨大的心理精神压力,身体负担是很大的。我很清楚自己上不去金字塔尖,我也不愿意温水煮青蛙一年一年先熬着。我算过这样一笔账,按照现在人能活80岁,后20年可能身体精力不行了或者要帮忙带娃,前面20年要拼命读书,中间20-25年要拼事业,这辈子真正属于自己可调控支配的时间也许也就15-20年,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我从来都觉得人生不该只有一种活法,应该在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
这么些年,我从来就没舒舒服服的休过假,总是要平衡工作加班去凑假期。有一次计划周末带家人孩子去周边度假,周五晚上客户临时电话告知之前的策略方向定位全部要变,周日就要给一版方案出来。客户也没错,他们也要根据变化随时调整,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去配合,但我没有把这个作业扔给team里的人,因为同理心告诉我,我大周末的要加班心情不爽,谁又能爽?我是可以扔给下面人去做,但一层层传下去也许会歪楼,作业效果也不能保证,索性自己做了,周六晚上做到1:30,唯一能宽慰自己的就是我挣的比他们多,我对得起这个钱。
另一方面,整个外部环境变了。当我们30来岁时,相对20多岁的人,我们有经验人脉的优势。可我们40岁时他们也30来岁了,大家的差距并没那么大。现在的年轻人,要说能力,4A工作是体系流程化的,媒体产品数据、spot plan、下单流程等等全部都是标准化的,做几年就都是熟手;要说经验,现在年轻人成天泡在B站、直播平台、微博话题热搜、小红书、王者荣耀上,他们就是在互联网环境长大的一代,比我们要懂;要说人脉,现在的媒体也都规模体系化,brief给过去,定制化产品方案报价KPI预估等,大家也是按标准来,不需要找人打招呼办事,人脉的作用比早些年大大降低。在我入行的那个年代,工作25年以上的前辈人脉、经验确实管用,很多时候就一句话解决问题,但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变了。
客户、代理公司、媒体谁都不容易。现在的客户也很辛苦,他们往往比我们更快更多的接触媒体信息,面对环境变化市场压力考虑看待问题的切入点也会不一样,我是深有体会的。当年服务某汽车客户时,我们要帮着客户写他们的市场方案,跟着写完就知道他们的思路和陈述方法跟agency完全不同,不像我们基本只是从media范畴考虑,而在客户的营销大盘里,媒体并不是必选项。影响的因素太多。就说快消品,很多客户宁愿缩减媒介费用去拓渠道,再者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美妆客户砸100万投开屏一天就没了,可这100万给李佳琪他能帮你卖出300万只口红,ROI一目了然。而汽车客户总喜欢媒体投入能带来leads和销售。
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客户对我们方案总有那么多意见,从来没有三稿之内通过的方案;而媒体朋友,经常被紧急叫过来接brief,我能感觉出来很多时候他们笔记下来的,理解的内容并没那么有效,他们要面对太多客户,回去还要内部沟通出方案,所以往往很多时候我在聊的过程中就会带一些我的idea给他们借鉴,希望能反过来也inspire我。有媒体很坦诚跟我聊过,产品就这些,也没更多idea,时间又赶,往往就拿以前方案改改拼凑一下。但即便这样,做了大量方案跟进沟通等工作还是没签单也是常事。这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现状,时间永远被压缩到很短,各个环节都捉襟见肘,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短时间出来的方案又怎么能做得好呢?我知道的只有一个国际客户跟它的代理公司制定了一个工作规范的global guide book,每一个工作内容都规定好时间,如果客户没按时间来,agency也可以拒绝。我觉得这是好事。
说回自己,明年我就虚岁40了,不同阶段我的生活重心应该有变化调整,我希望可以多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77,天气好可以带她去户外运动带她去体验生活的美好,晚上给她讲讲故事读读英文;我也不想再绞尽脑汁凑假期,或者假期周末心里总挂着事儿过得不放松,不想上班前一天就有不想去上班的抵触。我得忠于自己的内心,继续做广告我找不到当初的乐趣了,我也不想用身体精力熬着,45岁很快说来就来,我希望做一个能把控自己人生的人,而不是被动式。跟我年纪差不多的朋友,有时候大家聊起来都有这样的困惑和焦虑,有一个4a朋友跟我说,他也不明白自己为啥要这么死熬着就挣那么点钱,他知道身体的消耗远远不是这点工资可以值得为之付出的,但他迷茫只能继续熬着。太多人不敢变化,不变化短期内也许不是坏事,但也是双刃剑。
何为稳定?每个月有工资拿是稳定,但长期来看很难说是稳定,危机说来就来,到时连转身的余地都没了。有个朋友是500强高管,之前突然被裁了,很久找不到工作,他就感慨这样很被动;于我来说,接下来新的方向短期内收入不一定比得上4a公司我现在挣的绝对值那么高,可我时间成本低了性价比高了,可以兼顾家庭,心理精神也更愉悦,未来这个收入curve一定会上升。现在的时代,不一定非得在公司007、996上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和调整。但走出舒适区确实是对人性很大的挑战,圈子里也有很多人转型,前客户E去做美妆KOL了,现在混迹于各大秀场;I停掉自己很成功的广告公司转型做艺术设计;前4A管理层R现在办各种政府企业的峰会论坛;M开了首饰工作室很多年了;前客户P做自媒体去了,每天跟着自己的偶像跑;W已经是很成功的餐饮大咖,旗下多家各式餐厅获赞拿奖;前客户P回了加拿大转型做房产经纪;A做了专职潜水教练;J是个ABC,现在已是各大品牌走秀御用模特,都去好莱坞大片蹭过角色了;W专职做了自己喜欢的瑜伽教练;前客户V开了养生馆,其它还有拍纪录片的,做跨境电商的,早教的,策展人的等等。为什么不给自己一次机会呢,人活着就这一辈子,没什么好怕的。
简单回顾一下自己的广告生涯吧:
22岁,加入zenith media,第一天就加班到1:30,把我惊到了,之后连续半年几乎每天都是加班到凌晨,有时周末还得去个半天一天的,到后来看到公司大门就犯恶心。当时就跟自己说,熬几个月就好了,你不做,大把人等着做。那时住在青浦,有时回去路上看着太阳出来了,但那时年轻,回去睡几个小时930又到公司了。有时候整个一层楼就剩我一个人黑灯瞎火在做数据,那会值夜班的马师傅总是会掏根烟给我。到了夏天物业把空调停掉,我们男孩子光着膀子喝着冰镇啤酒加班。那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有一段时间把我调到北京待了一年,遇见了对我非常好的HP客户,这么多年下来我们都是朋友。在zenith这个阶段得了个外号,现在圈子里能叫得上这个外号的,都是老人了;对了,疯狂加班的后果就是体重半年从108斤彪到135斤,胖的没法看。
(刚毕业时瘦的样子)
(实力大学,当年的4a培训体系很完善)
(还是实力大学,肥得不忍直视了)
(陈奕迅的赶脚?)
(04年突降大雪,我和Meg在瑞安广场楼顶兴奋合影)
(调到北京的一段时光是最快乐的)
(跟北京的大家伙儿打成一片,塞班岛outing)
(当年两个大老板也那么瘦)
(当时中国做户外广告最好的一帮人)
(离开实力前最后一张照片)
26岁,在OMD继续疯狂加班,这时身体已经给了一些反馈,连续4天3夜失眠,明明已经很累了可就是一分钟都睡不着,第二天照样上班,到第四天晚上终于睡着了,睡到天昏地暗醒来不知道何处何时。高强度加班导致内分泌失衡得了神经性皮炎,至今都没法根治。离职时,所有人去唱歌,最后围成一圈唱周华健的朋友,哭成一团;
(年轻的我们)
28岁,帮分众打造媒体生活圈最后一个环节数字电视,跟全国各地广电局的人开会,制定数字电视产品,培训销售。我算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数字电视的人;
30岁,在电通安吉斯,帮可乐和集团客户做了大量innovation案例,拿了2011年金投赏一个金奖一个铜奖,在集团case of the year上做了分享。做2010年特步世界杯项目时,从idea开始到所有执行协调我一个人跟了8个月,到世界杯即将开始前我累得突发急性阑尾炎开刀动手术了,这是个小小的遗憾。在当时,我可以算是圈内最好的innovator之一,离开时跟每个办公室同事都做了farewell,那是我成长非常快的几年;
(出差可口可乐哈尔滨瓶装厂)
(零下25°看冰灯)
(吃顿野味暖暖)
(日本outing)
(广西北海outing)
(可乐team杭州冰爽之旅小outing)
34岁,服务广菲克,加班加到天昏地暗,经常凌晨回家,有几次从上午10点进客户楼里到第二天5点才出来。那段时间我是我们小区回去最晚的一台车,保安看到我回来就会说,今天没车进来了。而那段时间也是77刚出生,我几乎半年都是看不到她的,早上出门了她没醒,晚上回去她已经睡了。
(那时77还小,我成天见不到她)
(普吉岛outing)
36岁,服务某国际化妆品,人力奇缺导致很多事情自己撸起袖子干,熬了很长一段时间,到最后客户都跟我说,如果你想辞职你早点跟我说,我能理解的.特别谢谢这个客户,她帮了我很多,现在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
37岁,帮某本土咨询公司成立媒体事业部,跟主流的40家digital公司都谈好了合作框架,搭建了广告平台。5个月单枪匹马帮公司谈进来1600万生意,是公司唯一的大BD;
39岁,离开,一个轮回。
我一直觉得我们每个人在别人的眼里嘴里都是活的不错的,但能暖自知。我的广告生涯说不上多成功,但也没啥遗憾,是时候往前走了。其实挺怕再过几年离开时发现自己只会PPT,MAU,DAU,CTR这些,而外面的世界变化到我想跟也跟不上了。
不念过往,不惧将来,忠于自己的内心,与自己做一次和解,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BTW,这些年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继续运动健身,身体是一切事情的基础!
个人微信号:gh731
2019.6.16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