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两区建设「静海重点项目」
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花卉种植
天津静海国际商贸物流园
“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静海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既定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紧紧抓住“修路、种树、治水、建大棚、上项目、增收入”六件大事,一张蓝图绘到底,积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城乡建设年年变化,生态环境年年改善,经济实力年年增强,群众收入年年提高。201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50亿元,年均增长15.2%;公共财政收入59.3亿元,年均增长3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0亿元,年均增长31.7%,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3倍、4.2倍、3.8倍,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目标任务。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持续开展“上水平”系列活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确保经济增长稳中有进。妥善化解涉钢企业债务风险。加大各项投入,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7亿元,初步构建了“两城三区六园一带”的空间格局和“十纵七横一环十二射”的路网框架。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逐步增强。大力实施三年千企转型升级,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达到87家,全国500强企业1家、全国民营企业500强2家,名牌产品企业52家。外贸出口不断增加,被授予国家五金制品出口示范基地,在外贸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出口增幅始终保持全市前列。静海经济开发区和健康产业园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园,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838家,占全区工业企业比例超过40%。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网上交易额突破30亿元,进入全国电子商务百强县。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实现了全区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零的突破。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成为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800家,连续四年居全市首位。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产、二产占三次产业比重分别由“十一五”末的5.3%和70.3%,下降为3.8%和56.4%,三产比重由24.4%提高到39.8%。
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
经济开发区天海同步器制造车间
六大产业日益壮大,特色发展成效显著。连续实施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活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1683个,资金到位1258亿元,引进楼宇经济企业850家。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被八部委授予国家“城市矿产”等7个示范基地,成为国内外具有很强影响力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国际合作窗口。健康产业园成为承接京津冀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成功举办了东亚运动会、WTA天津公开赛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赛事,环团泊湖自行车赛道被评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一批北京医疗科研机构和本市5所高等院校相继落户。静海经济开发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基地。大邱庄工业区成为中国焊管产业基地和天津市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静海国际商贸物流园初步成为京津冀区域具有影响力的商贸物流基地。唐官屯加工物流区、中旺滨港铸造园、双塘高档五金制品加工园、蔡公庄乐器园形成了错位发展的格局。
“四清一绿”强力实施,美丽静海加快建设。团泊水库完成竣深加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原生态湿地得到永久保护。大力实施生态造林,累计植树22.5万亩。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3.5%,完成减排项目68个。坚持源头治理,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率先组建专职网格监督员队伍,强力开展清新空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绿化美化“四清一绿”行动,治理散煤、马路烧烤,淘汰黄标车,“五控”治理成效明显,PM2.5下降32.4%。综合治理河道264公里,基本实现水清岸绿。开展农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六绿”工程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民计民生有效保障,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连续实施10项民心工程,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累计达到226亿元,是“十一五”的3.9倍。144条道路里巷和70片老旧楼区基础设施完成改造提升,直接受益群众16万人。3550户农村困难家庭的危房完成改造。团泊示范镇8个村全部迁入新居,子牙示范镇和大邱庄示范镇一期还迁房完成建设。镇村综合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实现全覆盖。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和国家职成教育示范县,连续三年培养出全市高考状元。区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成一批村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全市首个“中国书法之乡”。新增就业4.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7万人,参保率达到9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553元。
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安全静海扎实推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强化应急培训和演练,完善工作预案,建立了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不断完善,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26%。强化节假日、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加强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大食药品、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开展违法占地和闲置土地专项治理活动,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司法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六五”普法圆满完成。全面开展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重点治理危险化学品企业,按照“红黄蓝”表要求,关闭、搬迁、整治企业160家。在广大商户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津海商城等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得到根本解决。
自身建设明显加强,政府效能不断提升。编制完成《静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静海区中等卫星城市战略规划纲要》等“八大规划”,静海长远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静海海关正式开关,设立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等2个“无水港”。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股权转让顺利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实现“一份清单管边界”。改革行政审批体制,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证一照一天办结。组建质量和市场监管局,实现“一个部门管市场”。区综合执法队伍下沉到22个乡镇和园区,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整合为民服务热线,实现“一个号码管服务”。创新招商机制,启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公车改革。加强绩效考核和行政监察,政府作风不断转变,行政效率大幅提高。
五年奋斗,硕果累累。2015年,国务院批准静海撤县设区,国家发改委批准静海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开启了静海发展的新篇章。
全球唯一的萨马兰奇纪念馆
静海路网
“十三五” 时期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是静海撤县设区后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天津“五大战略”叠加的机遇,静海区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城融合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增后劲、补短板、促均衡、上水平,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循环静海、健康静海、生态静海、活力静海、法治静海、安全静海。
“十三五”时期静海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奋斗,基本实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宜居区和京津冀健康产业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两区两基地”的发展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
——奋战五年,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分别突破1000亿元和100亿元,力争实现双翻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万美元,初步建立起高端高新高质化现代产业体系。
——奋战五年,城镇化水平跃上新台阶。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城镇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构建起以“城市主城区、示范小城镇、美丽新农村”为骨架的现代城乡体系,初步建成现代化中等卫星城市。
——奋战五年,生态环境建设跃上新台阶。大气、水系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林木绿化质量大幅提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二五”末下降22%。全区人民拥有更清新的空气、更清净的水质、更清洁的环境,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准。
——奋战五年,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民生投入较“十二五”时期增长一倍,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生产生活安全有序,城镇居民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困难村实现全部脱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奋战五年,社会文明程度跃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诚信体系逐步完善。
光合谷旅游度假区
2016年 重点工作
新开局要有新作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三五”目标、跃上新台阶的关键之年。静海区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适应新常态,树立新理念,培育新动能,再上新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取得更好效果、达到更高水平,确保实现高起点起步。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调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万亩,新增设施农业3000亩,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规划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区、物流区,促进产销一体化。加快推进与以色列阿格瑞克公司合作,力争静海蔬菜走向国际市场。借助国家专项奖补政策,制定“一企一策”,助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服务业新业态,建立出口退税资金池。积极引入结算中心和跨境电商企业,完善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产业链条和扶持政策。充分利用“林河湖泉”自然资源,深入挖掘静海文化底蕴,精心包装团泊湖等旅游项目。提高创新开放层次。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国家自创区静海分园建设,继续开展“一助两促”活动,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产业高地。实施“领军企业培育”“小壮大”“小升高”等6大工程,全力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增强企业规模和实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实行精准招商、市场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借助智慧静海建设,实施市场换项目,培育新型业态。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扩大国际合作。健康产业园加强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合作,提升研发转化能力,以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入驻和承办全运会为契机,加快项目建设,提升服务水平。静海经济开发区以申报国家自行车之都为重点,加快自创区建设。静海国际商贸物流园、大邱庄工业区和唐官屯加工物流区实现三年倍增目标。加快中旺滨港电镀园建设,实现电镀产业基地等项目投产运营。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和龙海产业带,加大林下药材、食用菌、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力度。成立重大项目前期指挥部,落实领导“包保促”责任制,开辟绿色通道,高效办理项目审批手续。各园区、各部门倒排工期,大干100天,完成266个项目前期工作,保证春季之后开工建设,年内100个项目竣工投产。
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增强规划引领作用。完善规划编制和管理机制,推进“多规合一”。完成中等卫星城市战略规划,开展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完成能源、水系统、公共交通等专项规划。启动轨道入静工程前期研究。编制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开展植物园等项目策划。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加大城乡建设管理力度,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加强土地市场调控。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和里巷提升工程。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团泊城区部分村庄还迁工作。子牙示范镇完成村民还迁、土地复垦。大邱庄示范镇完善一期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改造农村危房800户,建成一批美丽村庄。启动滨石高速等对外交通工程,实施团泊大道等6项道路建设工程,大修改建乡村公路100公里,建成临时客运站,加快连接市区的快速公交建设。推进高压电力线路和港清三线输气管道等工程,加快完成一批电力、燃气、供热和供水设施建设。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实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推进管理事权下沉,强化乡镇管理职能,实现管理、服务、执法一体化。提升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市容园林绿化和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加大城乡环卫保洁力度,加强道路机扫水洗。推进垃圾处理厂、污泥处理厂建设,建立农村垃圾收运体系。深入开展城乡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治理攻坚战。继续保持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高压态势。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完成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启动各项建设工作。
坚持标本兼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改善空气质量,让静海的天更蓝。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实施热电厂3号机组和热源点煤改燃工程,推动清洁化用煤。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建筑工地“五个百分之百”防控措施。全面改善水体环境,让静海的水更清。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加快城镇雨污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启动刘官庄中水回用工程。加强对团泊水库湿地保护,启动独流减河橡胶坝工程。强化行洪通道管理,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完成运西排干6.5公里清淤工程,加强农村坑塘、沟渠治理。治理工业企业35家,对100家重点排污企业实现在线监控。启动南运河两岸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工作,挖掘运河文化资源。全面提升绿化水平,让静海的地更绿。围绕全市八大林业重点规划,突出环城镇、环村庄,沿道路、沿河流、沿铁路“两环三沿”造林绿化,新植树木7万亩,轮伐更新3万亩。建设一批生态园林景观节点。对团泊湖、独流减河绿化带进行提升。建成春曦公园。
提高保障能力,着力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就业1万人。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快推进6所社会养老机构建设,新建5所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做好4个乡镇居家养老试点。建立困难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推进静海六中等2所学校建设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扩建工程,启动扩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实施美丽校园三年行动计划,打造100所美丽校园。提升成职教育中心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开工建设妇儿保健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强化村级卫生服务管理。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落实两孩政策。进一步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大基层文体设施建设,提升图书馆、文化馆、书画院、文体活动中心服务水平,新建4个多功能笼式运动健身场。以WTA天津公开赛为重点,打造精品体育赛季。
创新社会治理,全力推进安全静海。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健全区、乡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大调解机制,落实涉法涉诉信访依法处置和终结机制。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理创新。鼓励企业和市民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共治共管共享。充分发挥工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培育社会诚信意识,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强化安全静海建设。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健全隐患排查整治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制度规范、设施建设、全员教育、信息管理和专家检查“5 1”安全监管措施。加强公共场所、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食药品等重点领域监管。配齐安全执法队伍,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引领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严实”的作风。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执法监督,狠抓政风行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严格督查问责,坚决治理庸懒散作风。更加突出“创新”的招法。深入推进“十个一”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招商和园区建设体制改革,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更加强化“廉洁”的操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行政监察和经济责任审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全面建设清廉政府。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未来五年,静海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