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入行互联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得先找到一些资源,所以跑了不少地方。广州、深圳、浙江、上海····这几个互联网经济比较活跃的城市都去了。

把这些见过的玩法,与大家分享一下,不一定正确,但是绝对真实,今天只谈电商:

案例一:义乌一个朋友,做小饰品电商的,他们的货源很方便,出来一个爆品,一天就可以跟上来。他的策略就是跟爆款,然后自己也开发一些新品,在前几年里,这个思路爆得很快。除了跟款,也跟平台,比如新出来的电商平台,他都会上,拼多多他一天也可以做一百多单,还有淘集集······其实每个单品和平台都有一个红利期。比如一个爆品出来后,是最挣钱的,慢慢的越来越多人跟款,价格越来越低。平台也一样,比如拼多多直接给用户补贴的方式首单0.1元包邮,或者给一个大额优惠券,所以平台转化率非常高,然而也会吸引大量商家进入,商家多了,价格更低了,平台的补贴也会下降,越来越难做。所以,现在的拼多多,如果想进入,除非找到一个比较冷门的类目,不然 ,很难做。

案例二:再比如宁波的一个朋友,他是做亚马逊跨境电商的,这个平台是重产品比店铺重要,什么意思呢?只要你能够找到好的产品,就算你把店铺做成杂货铺,都没关系。在国内电商平台不同,你得做到店铺的垂直性,整个店铺不能搞得啥都卖。所以,现在国内很多电商公司都做矩阵,根据产品的分类开不同的店铺。跨境电商对很多人来说,觉得英语是一道门槛,其实这并不是,通过翻译软件,就可以解决,详情页也可以找专业人士做就可以了。重要的是,你做那个国家的产品,需要你对当地用户有足够了解,同时在国内找到匹配的产品。对于一个没出过国的人来说,这个才是最难的,我相信也大多数人没有出国,就算出国了,你能够正确的了解认知他们吗?我朋友做的是美国站,他经常关注美国的形势,以及美国社交平台的一些动态······根据这些动态做出判断,再尝试对应的产品。我记得特朗普当选的那一年,中国有一个买特朗普面具的,就挣了很多钱。

案例三:这个朋友做的天猫店,年纪相对比较大了,刚开始因为线下生意不好做,所以开了淘宝店,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红利,很快成长为单品全网第一,他挣到钱后,也带动了很多同行,就市场里面的这些同行都开了淘宝店,为了拉开距离,所以他买了两个天猫。效果也很明显,因为同样的产品天猫是有倾斜的,他现在的套路就是看同行的淘宝店,有销量的,马上用天猫店上架,很快就把人群抢过来了。但是呢,厂家发现他销量惊人,自己也开始上旗舰店,那么,对于专营店来说,旗舰店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同样的同行的天猫店也越来越多,优势变得不再那么明显。开始想着自己研发新品,但是这种创新的思路成本高,成功率也低,一旦有量,马上有人跟进。但是呢?这又是唯一的道路。对于他的策略,我有一点不认可的,他所推的新品思路,直接贴牌上很多产品,其实这也是蹭平台流量而已。正确的思路,应该是把一个单品做起来,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后,再去延伸别的产品。前面有说过他年纪偏大,对于这样的建议是不能接受的,他更愿意看到当下实实在在的现金流。

互联网瞬息万变,平台的红利,还是产品的红利,都是一波换一波······抓住了,就起来了,没抓住呢?再等下一趟,因为人性是不会变的,底层的需求也不会变的。比如:人性的贪婪,成就了拼多多(占小便宜),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可以占到便宜,我刚在拼多多上用了5元充了10元话费,内心的满足感,真舒服!

我们要研究变化的,也要研究不变的,所以并不晚!

我打算写一个关于电商的系列,关注我,尽量每天更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