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鞍山小梅为大家分享来自沈阳发布的《拉得动消费 装得下梦想~沈阳后备箱经济调查报告》,愿各位喜欢。

名词解释

后备箱集市

后备箱集市起源于欧美,被称为“Car bootsale”,又称车尾集市,是一种自由随性的自由市场。车主将家中的闲散旧物放在后备箱售卖或交换,从衣物到家电用品应有尽有,有一种原始物物交换的色彩,盈利倒不是最重要的,买卖之余,更多的是感受生活、畅谈人生。

7月28日傍晚,随着夜幕降临,位于长白万象汇的停车场里,一辆辆汽车鱼贯而入,车主们纷纷打开后备箱,挂起氛围灯和招牌,一个个标新立异的后备箱摊位,一家家特色鲜明的“袖珍店铺”,在夜色中绽放着自己的光彩。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人们在不同的摊位间穿梭,选购心仪的商品……来这里摆摊的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把社交、爱好跟创业都装进了后备箱的“方寸之间”。

今年入夏以来,一种新型的后备箱集市在沈城兴起,它时尚感和烟火气并存,改变了沈阳夏日夜经济的传统消费结构。这种新型的经营业态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体验人间烟火的机会,那么,站在后备箱前摆摊的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后备箱经济能否进一步激活沈阳城市夜经济的发展?连日来,记者探访了沈阳多处后备箱市集。

新兴业态

万物皆可后备箱

后备箱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门槛低、成本低,其主要参与者有利用业余时间增加收入的企业职工,有初次创业的年轻人,也有经验丰富的实体商铺经营者。

“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随着清脆的叫卖声,记者来到长白万象汇后备箱集市的核心区,一位打扮青春靓丽的女孩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女孩名叫小倩,在这里售卖潮汕生腌海鲜已经1个月了。她和团队本身就有实体品牌,也有规范的营业执照。“以前主要是销往商超或者大众菜市场,现在有了后备箱集市,我们的销售更加接地气了!”

在摆摊之前,小倩就和团队针对夜市消费者购买习惯进行了分析,即买即走、先尝后买、客单价高……为了满足夏季夜经济的市场需求,小倩将传统的生腌海鲜包装盒换掉,采用了铁盘的摆盘方式,这样一来,顾客在路过摊位时,马上可以看到产品的新鲜程度,让人很有购买欲望。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小倩的摊位就成交了几单,每单价格都在百元以上。“做生意要多动脑筋,同时还要敢于大胆铺货。”小倩告诉记者,顾客一般都是买多不买少,如果作为摊主,不舍得铺货,顾客就会觉得摊位上的货品都是剩的,不够新鲜,自然不会下单。最多的时候,小倩一晚上能有1万多元的营业额。平日里,摊位每天的营业额也能达到三四千元。

而在这个夜市里,不少摆摊的后备箱摊主平均每天的营业额都在一两百元左右。“大家都是图个乐呵,有时候也互相捧捧场!”

按照集市的要求,每天下午4点钟出摊,晚上11点左右收摊,小倩每天都要在摊位前站六七个小时。小倩说,沈阳最热的那几天,收摊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全都被汗水浸透了,脸上的妆容也都花了。

“拉得动消费,装得下梦想。”有网友这样形容“后备箱经济”。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也隐藏了无数的汗水。

一举两得

热腾腾的人气

8月6日晚上8点30分,正值夜沈阳最热闹的时刻。在盛京龙城的小广场上,一辆辆小汽车掀起后备箱,小黑板、横幅、彩灯一挂,每一寸空间、每一样摆设都物尽其用,手工编织、饮品、零食、炸串,应有尽有,灯光闪烁、人声鼎沸下,顾客和摊主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在一个摊位前,忙碌的小伙子名叫王鹏飞,是这个夜市的召集人,从事调酒工作已经有16年的时间了。在行业里,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大飞。

从6月份开始,联系周末合作开办夜市的场地、谈细节、为摊主争取利益成了他每周的工作任务。截至目前,他已经组织了20多场后备箱集市。

此前,沈阳并没有太多规范的后备箱集市,在大飞的努力下,他成功与中街一个商业综合体达成合作,为这些后备箱摊主免费提供场地,从第一场的活动开始,夜市就反响热烈。“在商圈停车场专门的区域里开办集市,既不会影响交通秩序,同时也为商圈引流,一举两得,受到摊主的一致好评。”大飞表示。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沈阳市的后备箱集市多为各大商圈内,由商业综合体作为主办单位,为摊主们免费提供场地或者收取一小部分停车费。作为组织者,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按时报到,集市基本都要求摊主交一点押金,然后每天按时“同进同出”。

90后女孩芷馨是一位沈阳工薪阶层,她和男朋友一起参与了后备箱集市。芷馨常常是让男朋友下午先去占位,等她下班后再飞奔到集市现场,换班经营。当记者问起她摆摊的收入时,芷馨表示“收入并不稳定,但比起赚钱,我更享受摆摊带来的乐趣,还能够认识形形色色的人,交到一些朋友。”

像芷馨这样的80、90后甚至00后是目前后备箱集市的主力军。“我召集的集市中,80%的摊主是90后和00后。”大飞介绍,后备箱里装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年轻人带给一座城市的活力。速绘人像的“美术馆”、拍立得“照相馆”,各种新创意、新玩法为沈阳夜生活带来满满的烟火气。

位于铁西区的一个商业综合体负责人表示,目前很多商场都在举办这种时尚的后备箱集市,既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又为商场带来了热腾腾的人气,毕竟有人就有流量,还会变相促进商场变现。

“摆摊+直播”

有粉丝有流量

“摆摊+直播”的模式,也是后备箱经济浪潮中被捕捉到的吸引和稳固流量的好方法。

吃面不?“整”一碗呗!在浑南区集装箱小镇,一个售卖泡面的后备箱摊位,特立独行于集市之中,虽然产品相对单一——只有泡面及简单的小菜,但顾客却络绎不绝。临近夜间11点,摊主小伟还在摊位前直播,回答粉丝们的各种问题。

小伟说,受新冠疫情影响,自己的实体店生意受到了一些冲击,在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加入后备箱集市。“反正晚上也睡不着,就出来摆摊呗!现在一晚上至少卖40碗……”摆摊生活让小伟认识了很多努力养活自己的人,也让他对眼前的生活有了更多感悟。

在小伟的短视频镜头记录下,有的情侣在他的摊位上重归于好,有的白领在下夜班后来吃夜宵,还有的年轻人单纯就是在网上看到他的视频而特意来打卡。小伟表示,顾客中80%左右都是通过线上平台的直播和视频了解到他的泡面摊位并前来消费的,有的粉丝甚至还主动帮他在集市中占车位、收拾垃圾。

小伟算了算,从5月份开始摆摊以来,自己手机里的粉丝增加了几百人,他也为这些粉丝建立了微信群,“如果以后不摆摊了,也不会解散微信群,我会以另一种方式和他们交流。”小伟坦言。

在沈城资深创业“老炮”冬哥看来,目前遍布沈阳的后备箱集市主要分为3类:

第一类摊主,销售和操作完全只用后备箱空间完成的,由于空间有限,展示的面积比较小,而且也无法进行油炸、烧烤等操作,这类摊位的销售产品只能局限于小糕点、小手办、小摆件等。目前这类摊位在现场实际促成的交易量多半一般。

第二类摊主,本身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摆摊只是为了体验生活,他们一般开着自己的豪车出来摆摊,顺便还能结交一些朋友。在交流中,多半还能产生更多的商机。

第三类摊主,这些人在摆摊的时候,后备箱只是用来陈列货品或者存放货品的,他的车也只是出摊的载体而已。货品主要的操作和展示是在另一辆摊车上面完成的,车体只是他摆摊的背景,这样的摆摊看起来就很专业。目前看来,这种以后备箱为载体的摊主生意远远好于第一类。

专家观点

发展和规范并行

夜经济是一个城市活力的象征,截止到2021年底,沈阳市已经建成市级夜经济活力街区18条,获评全国夜经济十佳城市。如今,沈阳的夜经济不仅是简单的吃喝买,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沈阳的夜经济呈现出购物、娱乐、体育健身等多元消费形态和多元化的夜经济格局,也让沈阳市民的夜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辽宁大学中国未来创意阶层(CFCC)研究院院长李伟民提出,当前,后备箱经济作为地摊经济的进一步升级,蕴含了深厚且独特的街头文化,是展示沈阳城市氛围的重要出口,使城市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后备箱经济在经营风格上更注重摊主的自我表达,创意十足的后备箱,本身就能吸引不少顾客驻足流连。这样的经营方式更有人情味,充满活力的街区文化和社会互动也自然生发出来,打造后备箱经济也能够促进城市文化的宣传。

李伟民说,后备箱经济能够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促进居民就业。由于没有高昂的店铺租金和运营成本,进入门槛较低,所售商品价格均由市场自由竞争形成,能够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可以拓展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同时其经营灵活且成本较低的优势也可以快速增加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基层居民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下降,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经营压力。后备箱经济的出现,不仅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推动社会经济复苏,也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摊经济,到露营经济,再到后备箱经济,每一种新业态的出现,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机遇,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考验。

李伟民认为,时尚感与烟火气并存的后备箱经济在这个夏日引领了夜间经济的新风尚。但是如何做到发展与规范并重,这也给沈阳的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李伟民建议,政府在正确引导的同时,可以对后备箱集市的选址进行统一规划,科学进行布局,比如在广场、街区等空地,划定夜间消费场所,既不影响交通也不扰民,还能丰富周边市民的夜生活。地方文旅部门和商务部门也可以统一协调,对摊主进行营业资质的颁发,同时建立沈城夜间集市摊主管理登记大数据平台或者小程序。有了对摊主的统一管理,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消费者和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大数据平台进行消费溯源,尽快解决问题。

沈报全媒体记者:黄超摄影:张文魁视频:丁思文实习生:黄琨洋编辑:齐晓棠责任编辑:刘新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