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捍卫“无限量购债”的承诺,日本央行6月购买了创纪录的14.8万亿日元国债,其持有的日本国债超过总量的50%,跨越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周一,据媒体统计,日本央行6月份购买了价值14.8万亿日元(1100亿美元)的日本国债,超过了2002年11月购买的11.1万亿日元,创下了最高月度总额。

同时,QUICK数据库统计显示,截至6月20日,长期日本国库券(JGBs)的总市值达到1021.1万亿日元(约合50.56万亿人民币),以票面价值计算,日本央行的持仓达到514.9万亿日元,对应的持仓占比为50.4%,高于2021年2月至今年3月的50%。

近期,为了维持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日本央行大幅增持国债,仅上周就购买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11万亿日元,目前几乎拥有日本国债市场的一半债券。

当2013年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州长启动大规模货币宽松计划时,日本央行的国债持有量“仅”在10%的范围内。随着超宽松政策的持续实施,其持债量一路上升。考虑到日本央行最近史无前例的债券购买规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按照这个速度进行下去,日本央行将在未来十年左右买下所有的日本国债。

几年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计算出,当日本央行持有约40%的债券市场份额时将导致市场崩盘。但目前日本央行仍未停止购买,也不能停止购买。根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计算,日本央行需要在其目前持有的500万亿日元基础上再增加120万亿日元,才能将长期利率维持在0.25%,其债券持有量正在迅速逼近总量的60%。

日本央行正尽其所能买下每一张债券

到目前为止,日本央行一直专注于特定的日本国债,持有新发行的10年期日本国债的87.6%。然而,按照这个速度,它很快就会无债可买,收益率曲线将难以避免地波动。与此同时,这种不寻常的操作导致了收益率曲线的深度倒挂,由于日本央行将重点放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7至9年期国债债收益率现在高于10年的收益率。

本月一些交易日的日本国债收益率高于日本央行0.25%的上限,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国债的交易价格低于日本央行承诺购买它们的水平,实际上YCC政策被短暂打破。此外,市场参与者认为日本央行很快将不再能够维持YCC措施,正在加大做空押注,“寡妇交易”的火药味越来越浓。而未能捍卫YCC可能导致日本国债价格灾难性地走低,并引发日元和整个经济的恶性崩溃。

在日本央行集中火力捍卫YCC的同时,日元成为了弃儿,日本与欧美之间不断扩大的利率差促使日元贬值。本月早些时候,日元兑美元跌至24年低点136。如果日本央行“不惜一切代价”捍卫YCC,日元或将继续下跌。

此外,随着日本央行尽其所能买下每一张债券,私人金融机构持债数量迅速下降,截至3月底,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持有的日本国债占总量的11.4%,而保险和养老基金持有23.2%。这意味着,如果长期利率上升和日本国债价格下跌,日本央行将承担巨大的风险。

正如媒体所总结的那样,日本央行持有一半国债的策略可被视为其填补预算赤字的方式。日本政府的财政纪律也可能因央行维持低利率而放松,政府迫切需要改革来刺激经济增长,摆脱对日本央行的依赖。

市场需要恐慌吗?

那么为何日本央行要“不惜一切代价”捍卫YCC政策,推动债务上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指出了四点:1)经济增速大幅下行导致财政收入下降;2)为了应对泡沫经济导致的经济低迷,日本财政支出仍保持积极扩张;3)为应对危机中金融机构破产的局面,政府大幅增加国债发行额度来对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金融注资;4)九十年代开始日本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增加。泡沫经济破灭后,企业部门深陷“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陷阱,企业经营的目标不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负债最小化,因而日本政府部门不得不扮演起加杠杆的角色。

日本央行持债量大幅上升,市场需要恐慌吗?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认为,当前尚未构成较大风险。微观层面上来看,日本国债持有结构相对平稳,市场大幅动荡风险降低。一方面,交易型海外持有者占比仍低,减轻了面对海外压力情景下的市场动荡。另一方面,日本央行持有国债占比持续上升,成为日本国债市场上的“压舱石”。

宏观层面上来看,零利率环境下负债压力小。从日本实行零利率以来,虽然政府新发国债以及债务余额均在持续增长,但是利息支付金额却明显减少。短期来看,如果YCC政策有所放松,长端利率适当上行,政府债务可能也不会构成太大风险。

但是日本政府债务也并非可以无限制扩张,仍面临制约。民众对于政府的信心是维持日本政府债务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自安倍内阁上台以来,日本政府也一直将财政重建作为一个重要的长期目标。另一方面,国际评级机构及市场投资者的行为也会对日本政府的债务扩张进行约束。日本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债务大幅扩张导致评级机构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并引发债市动荡的情形。在追求通胀目标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时,日本政府显然会更加谨慎地进行财政及债务规划。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