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环境日趋完善吗「绿色债券市场的问题」
日前,联合资信发布的《2018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显示,在我国绿色债券政策制度日益完善、财政补贴政策逐步落实、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2018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稳定发展,绿色债券5共计发行129期,发行规模为2208.53亿元,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较上年(114期、2054.80亿元)分别增长13.16%和7.48%。2018年,除资产支持证券外,我国新发绿色债券共涉及88家发行人,较上年增长29.41%,其中67家为2018年新增发行人,绿色债券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多。
据了解,2018年,我国新发绿色债券涵盖了债券市场大多数信用债品种,包括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私募债、PPN,绿色债券品种较为丰富;但与上年相比,2018年新发绿色债券只涉及中长期券种,未包含短期融资券。
《报告》显示,2018年,银行间市场仍为绿色债券的主要发行场所,共发行绿色债券82期,发行规模为1723.82亿元,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均与上年(81期、1724.78亿元)基本持平;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在绿色债券发行总期数和发行总规模的占比分别为63.57%和78.05%,占比较上年分别约下降7个和6个百分点。
在绿色债券资金用途方面,2018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划分,已明确和可估算具体投向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污染防治、清洁交通和清洁能源领域,其中投向污染防治领域的资金占披露投向的募集资金规模的25.38%,较上年(17.64%)大幅提升,超越清洁交通领域位居第一,污染防治资金规模大幅增长或与国家污染防治政策导向有关;投向清洁交通和清洁能源领域的资金在披露投向的募集资金规模的占比(21.58%、20.01%)较上年(29.25%、23.28%)均有所下降。
据统计,2018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合计88家,其中67家为2018年新增发行人,发行主体共涉及商业银行、建筑与工程、电力等在内的21个行业,较上年新增公路与铁路运输、化工以及金属、非金属与采矿等6个行业,发行主体行业分布更为广泛。目前来看,国有企业仍是绿色债券的主要发行人,公众企业发行规模较上年大幅增加。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绿色债券发行量仍然较少,在绿色债券市场的参与度仍有待提高。
国内市场方面,《报告》预计2019年绿色债券市场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主要市场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为加快推进绿色债券标准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已对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工作做出了明确分工,人行及证券业协会也分别将“加快构建标准体系”列为今后重点研究工作,预计2019年绿色债券界定标准的完善和统一工作将持续推进,推动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发展。
继2017年人行、证监会发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后,2018年绿标委正式成立,并提出将研究制定绿色债券评估认证备案操作规则、实施市场化评价,开展执业行为检查,通过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提升专业水平,确保绿色债券的纯度。绿色债券评估认证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保障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质量。
根据证监会制定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实施方案,强制要求开展环境信息定期披露的公司范围将逐步从重点排污单位扩大到所有上市公司;根据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计划,2019年将在实现披露绿色信贷余额的基础上进一步披露污染性信贷余额,环境信息披露深度将更进一步,为资本市场环境信息披露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从地方上看,2018年,以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为代表的省、市级地方政府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创新成果颇丰,可为其他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行动计划》提出将适时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试点范围。预计2019年更多地区有望加入地方绿色金融建设,地方绿色金融建设步伐有望加快,从而推动地方绿色债券市场建设和发展。
本文源自中华工商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