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板块股票分析「银行估值修复」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盛证券,马婷婷、陈功)
一、行业:经济筑底 政策加码,带来板块估值修复空间1.1 下行压力已反映在估值之中,股价关键在于经济预期
对银行板块而言,经济下行压力已反映在当前板块 0.556PB 的低估值之中。机构持 仓来看,Q1 基金加仓银行后,持仓比重仍只有 4.02%,处于近 10 年低位水平(14、19 年银行板块上涨前也基本处于这个位置)。从优质银行的估值来说,招行、宁波的 22PB 已分别达到 1.26x、1.53x,处于近三年的 10.6%、25.8%的较低水平。
且边际上看,5 月经济已开始逐步筑底,6 月以来信贷投放现积极信号。
5 月信贷总量增速相比 4 月回升,但仍主要依靠企业短贷 票据发力,而居民贷款、 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同比少增约 3344 亿、997 亿元。6 月以来信贷投放现积极信号 (6.24.最新可得数据):1)3 个月期票据转贴现利率持续回升,其中国股行回升至 1.73%,城商行回升至 1.83%,较过去一个月的平均值大幅提升 54bps、11bps。2) 1-3 个月期利率(更能反映信贷额度与需求情况)已高于 1 年期票据利率,上一次 出现这一“倒挂”现象是今年信贷需求相对旺盛的 1 月末、3 月末,当时信贷总量 高增的同时,企业中长期贷款均实现同比多增。
对公方面:固定投资增速回升,工业增加值单月增速“由负转正”,出口继续保持较 快增速,其背后反映疫情影响边际减弱、政策集中出台、地方债发行、项目落地均 提速等,初现成效。
居民方面:消费降幅较 4 月明显收窄,失业率有所回落,房地产销售、开发投资等 各指标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且环比实现回升。
要实现全年经济目标,政策还将不断加码。预计未来经济压力边际缓解 政策密集 出台的趋势有望延续。
总体看,年初我国制定了 GDP 增速目标,且大多省份定下的目标均在 5.5%以上(仅 北京、天津为 5%左右)。虽然受到疫情冲击 经济下行的影响,4 月 29 日中央政治 局会议继续强调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全年预期目标”1,2000 年以来, 除了疫情冲击下的 2020 年没有设立 GDP 目标外,其余各年我国都完成了年初目标。 在 Q1、Q2 经济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政策将继续加码、落地。
1.2 托底经济重点两大抓手:基建、地产
财政发力 基建稳增长:目前方向最为确定。
数据上看,1-5 月基建投资增速 8.2%,在各类经济指标中表现相对较好,对经济已 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融资端,专项债 5 月以来发行明显加快,5、6 两月分别发行了 6319 亿、1.4 万亿, 全年 3.45 万亿的额度基本全部发行完。地方债的加速发行,将直接支撑 6 月社融总 量继续高增长。
项目端:财政部强调地方债资金 8 月要使用到位,而根据各地发改委数据统计,1- 5 月以来全国开工项目的投资金额 32 万亿,同比多 3.4 万亿。政策层也正多措并举 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形成“实物工作量”,如: A、满足城投合理需求:“金融 23 条”等重要文件在城投方面多次提出“要在风险可 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按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不得盲目 抽贷、压贷或停贷,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实施”。 B、各地“十四五”规划项目集中提前推进。如国务院明确鼓励“要精准有效支持‘十 四五’规划 102 项重大工程等新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地方政府专项 债券等配套资金支持”等。 C、此外,政策也在盘活基建存量资产流转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预计下半年基建稳增长非常明确,地方债发行速度还会加快,将对经济预期、 银行信贷需求等实现有效支撑。
房地产:放松政策正不断出台,未来关注房市何时回暖。
数据上看,1-5 月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的累计同比增速持续下探至-25.4%、 -32.2%,但降幅较 4 月开始收窄,且 5 月单月环比回升 25.8%、29.7%。根据克而 瑞的数据,6 月百强房企销售数据继续改善,预计各城销售数据也将持续改善的趋 势,但其中或有部分由于一些城市口径调整(将安置房等纳入商品房销售口径),以 及疫情积压需求得到释放的原因。
政策层面看,政策正全面放宽,“维护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基调明确。 1)供给侧:早在年初,政策就明确要支持优质兼并收购项目,此后又逐步出台政策 引导银行加大对合理开发贷、并购贷的支持力度、预售资金监管边际放松等等。 2)需求侧:4 月开始,以“金融 23 条”为代表的政策文件都明确了“因城施策” 的放松方针,各地纷纷出台放松限购、限贷、限售、房贷利率下调等政策,且逐步从三四线城市向核心城市扩散。5 月央行先是下调了首套房利率下限 15bps,紧接 着 5 年期 LPR 直接下调 15bps 至 4.45%,直接减轻购房成本,支持市场信心。
从过去几轮房地产周期复盘来看,按揭贷款利率的向下拐点一般领先房地产销售数 据同比增速触底回升 1-2 个季度左右。考虑到 5 月全国疫情管控仍较为严格,且政 策的实施仍需要时间,可关注下半年房地产数据能否逐步开始有起色,特别是“金 九银十”地产销售能否回暖,这将直接影响银行信贷需求、资产质量、板块情绪。
对上市银行而言,对公房地产业务的整体敞口有所压降,提前应对风险大多已充分计提, 预计相关的信用风险较为有限。 表内敞口:上市银行整体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 5.86%,较 20 年末下降 0.5pc。分银行类 别来看,股份行占比相对较高(7.7%,较 20 年末下降 1pc),国有大行、城商行、农商 行分别仅 5.6%、4.6%、0.6%(较 20 年末下降 0.3pc、0.9pc、0.2pc)。
广义敞口:
表内广义敞口---对公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涉及信贷、自营债券及非标投资等),占 总资产比重 6%左右。整体规模占比相对有限,其中平安、民生、兴业银行占总资产 比例超过 6%,分别为 6.93%、6.81%、6.18%,招商银行(5.53%)、中信银行(4.94%) 则相对较低。
表外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 基金、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招商银行规模较高(4121 亿元),但占总资产比例 仅不到 4.5%,且正在压缩,比年初有 1069 亿的下降,其中有 2/3 为理财资金投资 及信托等私行产品代销。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规模占比分别 为 2.45%、1.51%、1.51%、1.26%。
银行风险:披露相关数据的上市银行平均房地产对公贷款的不良率较年初提升了 0.85pc 至 2.45%(高于 2008 年的水平),但从大多数银行的经营层面看: A、已提前应对风险暴露,拨备计提充分。招行和中信房地产行业的拨贷比均为整体的 2 倍以上,预计分别超过 8%和 6%;兴业银行对公地产融资拨备覆盖率 305.14%,高于 公司整体拨备覆盖率 36pc。 B、项目资质较好,抵押充分。地产项目 80%以上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且大部分抵押充 分。如招行纯信用类项目占比仅为 1.4%,8 成以上项目货值对融资覆盖倍数在 1.5 倍以 上。C、表外业务:明确不会刚兑。但均会积极落实代销人的义务,敦促发行人进行风险处置, 保护自身客户的利益。 从综合风险敞口来看,上市银行房地产业务占比约6%左右,即便整体不良率再上升1pc, 测算对整体不良率的影响约 6bps 左右,在当前银行资产质量已非常“干净”,拨备水平 近几年得到有效提高的情况下,预计对资产质量的冲击将相对有限。
1.3 银行相关政策:“降息”的同时减轻银行成本,更好地支持实体
近期对银行影响最大的为 5 月“降息”。即 5 年期 LPR 调降 15bps、按揭利率下限也下 调了 20bps。在最悲观假设下(假设新增贷款利率下降 35bps,存量转换全部完成后下 降 15bps),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冲,测算降息负面影响息差约 7bps,负面影响营收、利润 2.4pc、5.5pc。但考虑到银行贷款一般集中 在年初投放,存量转换也一般在 Q1 进行,因此预计按揭利率下调的影响将有一部分体 现在 23 年年初。
值得注意的是,在“降息”的同时,今年银行相关的政策意图更多的是务实地从其经营 角度出发,先是提供流动性及低成本资金、规范行业存款竞争、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经 营成本,然后让银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而非简单粗暴地 “要求银行让利”,具体来说包括: 1)降准:去年年末以来已降准 2 次,在普降 0.75pc 的基础上,针对不出省的城商行及 存准率高于 5%的农商行额外降准 0.25pc,测算可有效支撑全行业息差 1bp 左右,提升 利润 0.3pc 左右。 2)深化存款自律机制市场化改革:缓解负债成本,需关注实际落地情况。去年存款自律 机制改革后,新吸收的长期限的存款利率水平得到了有效下降(3 年期、5 年期下降了 40bps 以上),2022 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部分中小行存款利率浮动加点上限下调 10bps 左右,且加点比较少的银行 MPA 考核中获得的加分更多。央行也明确提出,要深 化存款自律机制市场化改革,近 2 年 10 年期国债、LPR 已下降了 38bps、45bps,但测 算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仅降了 5bps,未来还有推进下降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存款政策主要是“鼓励”,而当前存款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最 终能帮助全行业存款利率降低多少,还要看各省份自律机构的引导,以及实际的竞争压 力下,中小行存款吸收量的压力有多少,实际能降多少。综合考虑去年以来的相关政策: A、假设改革后 1 年期、1-5 年期、5 年以上存款利率分别下降 4bps、34bps、45bps, 假设 2 年重定价完;B、考虑监管鼓励中小行存款利率上限下调 10bps,假设在最终可执 行一半的效果;测算存款成本率下降 7bps,支持息差 5bps。
3)鼓励优质银行降低拨备覆盖率,或将部分降低信用成本释放利润。上市银行数据来看, 国有大行中只有邮储银行(419%),股份行中只有招商银行(484%),此外还有一些区 域性优质中小行高于 300%,可能有一定下调的空间。未来的实际释放利润效果还需看 收入增长、资产质量变化、其他非信贷资产计提等一系列因素的情况。 4)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去年以来,再贷款操作频率明显增加,在支农支 小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工具额度提升的基础上(22Q1 仅支农 支小再贷款余额就达到了 1.85 万亿,同比高增 35%),还新增了碳减排工具、科技创新、交通物流领域等定向支 持的专项再贷款。与此同时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利率调降了 0.25pc,普惠小微贷款支持 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 1%提高至 2%,额度也提升一倍。这些政策工具都给予了银行资 金支持,促进了相关贷款的投放。
综合考虑年初以来“降息”及各因素,测算对全行业息差负面影响约 5bps。即在本次降 息基础上,综合考虑:A、本次降息前 1 年期 LPR 去年 12 月以来下降 15bps,5 年期 LPR 已下降 5bps;B、负债端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以及年初至今的两次降准。测算对行业息 差负面影响 5bps 左右,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负面影响营收、利润 1.9pc、4.4pc(考虑 到贷款重定价一般集中在年初,对息差的负面影响或有一部分将摊薄至 23Q1)。 分银行类别来看,中小行息差下行压力相对更小。南京银行、无锡银行、宁波银行等区 域中小行由于按揭贷款占比较少、中长期贷款占比较低,受到 LPR 下调和首套房利率下 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有能力维持息差的整体稳定。例如宁波银行的按揭贷款占比仅 4.33%,5 年期以上贷款占比仅 15%,测算 5 年 LPR 下调对息差影响仅 3bps,上市银行 中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小。 虽然综合来说“降息”不利于银行的息差,但从更宏观的角度能有效减轻居民购房成本, 有望提振信心,若未来房市能回暖,带动信用环境修复,利好银行相关信贷需求、资产 质量,支撑估值。(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4 核心逻辑:政策不断出台、项目推进落地,支撑经济企稳预期
历史复盘来看,每轮周期大致为“宽货币→社融增速企稳(当前阶段)→宽信用(结构 改善,对公中长期贷款持续同比多增)→经济企稳”的过程,其中: 1)宽信用基本与经济企稳同步; 2)但从社融增速企稳,传导到宽信用所需的时间不一,3 个月到 1 年以上不等(本轮已 7 个月,尚没有信用企稳的明确信号); 3)银行股价在社融增速刚企稳时一般处于“磨底”或略有上涨,但超额收益有限,在市 场确认宽信用、经济企稳后往往能迎来大行情(12Q4、17 年-18 年初、19 年底、20Q4- 21Q1 上涨 54%、34%、10%、23%,跑赢大盘 37pc、18pc、5pc、9pc)。 而年初至今,虽然“宽信用”、“稳增长”的方向已相对明确,但银行板块下跌 4.85%, 主因宽信用的成效尚不明显,未来若能够实现,板块具有较大的修复弹性。
交易层面:公募仓位处较低水平,估值具有修复弹性。22Q1 银行整体获得增持。截至 2022Q1,基金持仓“银行”比重为 4.02%,环比 2021 年末上升 1.09pc (对应标配 13.83%),在各个行业中获增持比例最多。历史上,14 年、16 年和 20 年,基金持仓比 例也处于基本相同或者更低的水平,在后续随经济企稳改善,银行股估值修复,持仓比 例提升。在 14 年底-15 年初、17-19 年、21 年上半年均达到 4%以上,甚至更高的水平 (14 年底、19 年底持仓比例达到 6%以上)。而当前银行板块持仓比例仍处于近 10 年的 低位水平(1/3 左右分位数),若未来宽信用成效体现、板块持仓、估值均具有提升弹性。
二、基本面:将保持稳健增长,关注业绩分化2.1 规模:银行投放意愿积极,全年投放预计不低于去年,但需观察需求回 暖的情况
22Q1 规模稳步增长,但贷款结构上以对公贷款和票据为主,零售及对公中长期需求走 弱。22Q1 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为 8.71%,环比 21A 继续提速 0.8pc,总贷款同比增 速 11.02%,环比 21A 基本持平。但结构上,22Q1 贷款投放则主要为对公贷款和票据贴 现,零售贷款投放较少。从披露相关数据的银行贷款结构来看,票据贴现占新增贷款投 放的 8%,较 21A 提升 2pc,表明实体需求整体仍偏弱,零售贷款较年初仅增长 1.8%, Q1 新增贷款仅 12.1%投向了零售贷款,与房地产市场疲软按揭需求不足、居民消费较 弱等因素有关。 展望 2022 年,银行投放意愿较为积极,预计投放量不低于 21 年全年,关注后续需求 回暖情况有待观察。两会明确 “扩大新增贷款规模”、央行也首提“杠杆率提升”,预计 今年全行业贷款投放将不低于 20 万亿(2021 年规模)。6 月信贷需求出现了一些积极的 信号,票据利率持续回升,且出现了“倒挂”,下半年若消费能够逐步复苏,零售贷款有 望实现“量价”恢复,未来需求回暖情况需持续跟踪。
分银行类别来看,国有大行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中小行规模增长预计具有相对优势。 从数据上看,22Q1上市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1.81%、 7.86%、15.11%、13.03%。国有大行 优质中小行资产端均受益于“基建稳增长”,负 债端核心存款优势也相对较强,相比之下,股份行则相对压力较大,具体来看: 1)国有大行:受益于“基建稳增长”的环境 负债优势较强。国有大行 Q1 贷款投放情 况相对更好,同比增速 11.60%,较 21A 持平,同比多增 4767 亿。2019 年以来国有大 行贷款增速即呈不断提升趋势,到 22Q1 已超过上市银行整体(11.02%),且显著高于 股份行的 7.86%。主要是其更受益于“基建稳增长”的环境的同时,其负债端相对优势 较为稳固(2021 年年初以来国有大行活期存款增速下降了 3.3pc,低于中小行整体的 7.4pc)。4 月末,国有大行 国开行贷款同比增速持续提升至 12.2%,而其他银行(股份 行 中小行)增速继续下降至 11.1%。
2)优质区域龙头中小行:位于长三角区域和成渝经济圈的龙头中小行,当地贷款需求往往较为旺盛(江苏、浙江和四川贷款 1-4 月增速位列全国前三)。如成都、南京、杭州银 行等受益于基建稳增长,实现了规模快速扩张。三家银行基建类贷款分别占总贷款的 43.53%、35.50%、34.77%,22Q1 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33.41%、17.74%、21.35%, 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而核心定价能力较强的优质银行,如宁波银行,其资产端按揭及 中长期贷款占比较低,负债端存款快速增长(Q1 单季度增长 23%),22Q1 单季度贷款 同比增速也达到 26.27%,未来规模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3)股份行:资产负债两端相对压力都更大。
资产端:一方面房地产贷款(对公房地产 个人住房贷款)和零售消费类贷款(个人 消费贷 信用卡贷款)占比较高,受疫情冲击 消费疲软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基建 类占比较低,优质资产获取方面有一定劣势。截止 2021 年末股份行房地产贷款和 消费类贷款占比分别达到 25.90%、15.69%,而基建类贷款占比仅 19%,低于国有 大行和城农商行。
负债端:存款竞争较为激烈,股份行吸收存款压力也较大(21 年存款增速 7.2%, 各类银行中最低),测算其整体存贷比已高于 100%,一定程度上也拖累资产扩张。
总的来说,股份行 2021 全年和 22Q1 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仅为 9.01%、7.86%,均低 于国有大行和城农商行。关注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和零售信贷需求何时触底回暖,股 份行贷款增速或将有所回升。
2.2 息差:22Q1 持续下行,下半年仍有压力
过去几年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业息差持续承压。21A 上市银行全年息差 (2.07%)相比 21H 继续下降 1bp。22Q1 银行业整体息差(1.97%)相比 21Q4(2.08%) 下降了 11bps。披露息差的 22 家上市银行中,仍有 14 家银行净息差较 21A 有所下降, 拆分来看: 1)资产端:LPR 下调等因素下,贷款利率有所下滑。21A 贷款收益率相比 21H 平均下降 了 3bps(21H 较 20A 下降了 20bps)。22 年 3 月全行业新发放贷款利率(4.65%)较 21 年末继续下降 11bps,主要是 LPR 多次下调、贷款重定价、结构上高收益的零售贷款需 求疲软、低收益的短贷和票据投放占比较多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2)负债端:各家银行存款竞争激烈,成本相对刚性。存款自律机制改革后,21A 存款成 本率仍略升 1bp,这背后反映了当前各家银行竞争激烈,除了零售存款持续激烈竞争外, 对公端社保资金集中上收(有利于大行)、财政存款招投标化、土地市场遇冷进一步加大 了存款吸收压力,特别是股份行、实力较弱的中小银行存款量的吸收压力明显增加。4 月 末全行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速仅 4.5%(2019 年以来最低的 4 月增速),其中个人活期、对 公活期增速仅 5.4%、3.3%。负债优势较强的如招商银行,22Q1 存款成本也提升 5bps 至 1.46%。
根据前文的测算,下半年预计行业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但银行间分化也较大。其中经济 发达区域的优质中小行在优质资产获取能力较强的同时,贷款结构中按揭贷款占比较少、 中长期贷款占比较低,受到 LPR 下调和首套房利率下调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国有大行 在负债端的优势更为稳固,这两类银行更有能力维持息差的整体稳定。
2.3 资产质量:各项指标整体稳步改善,表外理财风险基本出清,优质银行 更有能力保持稳定
过去几年经济经历了多轮波动(贸易战、去杠杆、疫情等),但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指标 一直保持相对稳定。逾期贷款占比从 2016 年的 2.42%持续下降至当前的 1.29%,拨备 覆盖率从 165%持续提升至当前的 240%,不良生成率基本保持在 0.7%-1.1%左右,这 背后或主要得益于: A、存量风险已大幅减轻,17 年以来,银行业累计核销不良贷款约 5.1 万亿(社融口径), 接近当前贷款规模的 2.7%,累计处置不良资产 12 万亿,当前存量包袱基本出清,不良 认定也非常严格(不良/逾期已经超过 100%)。 B、增量风险管控也较好。相比 2017 年以前,上市银行整体的风控机制、信贷审批更为 严格,且从新投放贷款的结构来看,2017 年以来的贷款更多投向低风险的基建类、按揭 贷款(合计占新投放贷款的 62%)。
此外,从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细分领域风险来看,整体风险正在边际缓释: 1)房地产:前文已分析,在当前供给端 需求侧政策不断放松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未 来有望逐步企稳,支撑银行相关资产质量。且从广义的风险敞口角度来看,主要股份行 的敞口占比仅 6%左右,即便不良进一步上升 1pc,对不良率的影响仅 6bps,相对有限。 2)疫情对小微、零售业务的冲击:随着长三角地区的疫情管控逐步结束 稳增长稳就业 政策的不断落地,预计下半年相关风险将逐步缓释。 3)表外理财相关风险:21 年转型基本完成,表外风险基本出清。截止 21A 上市银行整 体净值化比例已达 92.2%,较年初大幅提升 30.5pc,其中国有大行全年提升 41.2pc 至 87.1%,加速推进;股份行净值化比例大多在 90%以上,中小行基本都达到了 100%。 表外非标也基本处置完毕,以建行为例,2021 年末建行母行老产品中非标投资规模仅剩 261 亿,2 年压降了近 7000 亿,占集团理财的比重从 33%降至 1.05%(2019 年末这一 比例高达 33%)。
分银行来看,预计优质银行更有能力维持资产质量稳定,利润释放能力更强。对于优质 上市银行来说,其存量包袱出清节奏更早,新增风险相对有限,过去几年在加大贷款不 良计提的基础上,也加大了非信贷资产的计提力度,即便未来遇到风险暴露,也更有处 置的能力、更具有保持利润稳定释放的能力。
1)国有大行:测算广义逾期拨备率普遍高于拨备覆盖率。部分由于其投资资产中非标、 信用债占总资产比重较小(平均合计不到 3%),因此稍微计提一些拨备就能有所体现。 其中,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广义逾期拨备率均在 400%以上。 2)股份行:招商银行达到 528%,高于其拨备覆盖(483%),其他银行多在 200%以下, 且低于拨备覆盖率。 3)城商行、农商行:分化较大。其中宁波、杭州、成都、苏州、厦门、齐鲁、无锡、常 熟、苏农、张家港行广义逾期拨备率测算均在 400%以上,一方面这些银行拨备计提较 为充足,另一方面风控较好、逾期率较低。其中杭州银行高达 810%,上市银行最高。
2.4 业绩:营收、利润增速或均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22Q1 营收、利润增速均从高点回落,拨备同比少提支撑利润增长。21 年上市银行整体 营收、利润增长 7.9%、12.6%,达到近 2 年高点。而 22Q1 上市银行整体营收、利润增 速分别为 5.6%、8.6%,开始回落。 展望 2022 年,随着 21Q1 的低基数效应(当时行业营收、利润增速仅 3.7%、4.6%) 已过,未来营收、利润增速或均将有所回落,但银行业绩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拆分来看:
1) 利息净收入:仍有下行压力。22Q1 增速持续回升至 5.2%,低于资产增速(8.7%), 主要是息差同比持续下行(测算 22Q1 同比下降了 6bps)。预计 2022 全年息差 仍有下行压力,假设全年息差下降 11bps(相比 22Q1 下降 5bps),资产同比增 速较 22Q1 的 8.7%下降 0.5pc,测算全年利息净收入增速将降至 2.2%左右。
2) 非息收入:关注资本市场表现、居民消费的回暖情况。 A、手续费或有一定恢复空间:21Q1 财富管理业务较好形成高基数(21Q1 上市 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为 11.04%,近 3 年最高),而 22Q1 由于市场波动 较大,财富管理业务有一定压力,再加上疫情冲击、居民消费较弱的情况下银行 卡业务也较为疲软,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同比增长 3.4%,较 21A 回 落 5pc 左右。下半年随着市场企稳、疫情影响逐步消退、消费恢复,中收或有一 定的恢复空间。 B、其他非息:或将继续回落。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波动较大,一般来说与去年同 期增速的基数、以及市场利率负相关。21 年 Q2-Q4 利率快速下行的情况下,上 市银行其他非息收入累计增速从 Q1 的-9.6%,持续提升至全年的 32%。展望 2022 年,当前市场利率处于底部震荡,且 6 月以来略有提升,全年来看很难复 刻去年同期利率快速下行的市场行情(1 年期国债利率去年下降了 46bps),再加 上去年下半年的高基数,预计上市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或将继续回落。
3) 管理费用:或将略有下降。22Q1 增速为 7.1%,疫情影响下,近期不少政策对于 公司社保等费用有一定减免支持,预计 22 年全年管理费用增速将继续降至 3.4%, 成本收入比基本保持稳定。
4) 拨备计提:或将有所提升。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下,21A、22Q1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 减少 3.7%、0.8%,释放利润。在疫情冲击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预计 上市银行下半年计提力度或将有所提升。
综合假设 22 全年:规模增速 8.2%(较 22Q1 下降 0.5pc)、息差全年下降 11bps(较 Q1 下降 5bps)、非息收入增速 6.75%(与 Q1 持平),管理费用增速下降至 3.4%, 拨备计提同比增速提升至 2.04%,且其他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测算仍将实现 3.4% 的营收增速、4.7%的利润增速,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 过去几年,虽然上市银行整体的营收、利润增速表现相对平稳,但银行间分化持续加大。 如 22Q1 营收增速最高的银行高达 26.9%、最低的银行仅 3.03%,利润最高的增速达 94.5%(25%以上的银行有 7 家),最低的仅-14.2%。预计 2022 年银行间分化将加大, 且结合前文对基本面的分析,国有大行、优质区域中小行,业绩确定性或更强,体现在:
1)利息净收入:当前银行业整体面临着息差下行、信贷需求较弱的双重压力,但国有大 行、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中小行基建类项目充足、且核心负债优势相对较强,能够支持规模高增长、息差保持相对稳定,实现以量补价。 2)中收:优质中小行财富管理等相关业务布局更早,业务实力也更强,占营收比重也相 对较高,22Q1 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也更大,未来随着市场企稳回升的空间也更大。且从 长期视角看,这些银行所处地区居民更加富裕,优质企业资源与需求更多,中长期中间 业务的发展潜力与空间也更大。 3)拨备计提:优质银行广义拨备更加充足,风险抵御、化解能力,以及保持利润稳定的 能力也更强。
三、重点公司分析3.1 优质区域性中小行:短期业绩确定性高 中长期具有成长空间
3.1.1 宁波银行:最优基本面 高成长性不变,估值处历史低位性价比凸显
从短期市场担心的银行相关风险来看,预计未来宁波银行受到的影响较小。 1)房地产:2021 年末对公房地产、按揭贷款占比仅 4.2%、4.3%,在可比银行中最低。 2)降息:按揭、中长期贷款占比仅 4%、15%,上市银行中最低,受 5 年期 LPR、按揭 利率下限下调的影响最小。 3)出口下滑、疫情影响:宁波银行客户主要是中小企业,不会像大型企业可能大规模“出 口转移”。其经营或受疫情管控影响,但 6 月长三角疫情管控接近尾声,客户经营、供应 链上下游均逐步恢复,5 月单月出口增速 16.9%,环比大幅提升 10.3pc,未来可持续关 注供应链、出口能否持续回暖。
从基本面的角度看,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较优的业绩表现,保持较强的成长性。 1)短期看:2022 年业绩有望保持稳定较优。宁波银行 22Q1 营收、利润增速分别为 15%、 21%,稳定领先同业。其中量的角度,Q1 贷款同比多增 200 亿的基础上,2022 全年有 望保持高增长;存款开门红则已创历史新高( 23%);价的角度,贷款利率虽在下行, 但今年抓结算活期存款成效显著,存款成本率下降形成支撑,存贷利差保持较优水平 (22Q1 息差环比上升了 3bps);中收方面,虽然财富管理业务受到了资本市场波动的影 响,但国际业务、代客外汇对冲业务等需求旺盛,收入增长较快形成对冲。 2)中长期看:有望持续、稳定高增长。宁波银行 15 个利润中心“广开门路”,财富管理、 金融租赁、托管、信用卡等业务快速发展。每年都有数个利润中心增速超过 30%,支持 业绩增长维持在 20%左右。
3.1.2 常熟银行:规模加速扩张 息差逐步企稳,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
微贷战略持续推进,普惠金融试验区未来潜力较大。
常熟银行 10 余年沉淀独特的“微贷”业务体系,是江苏省微贷业务龙头。其 22Q1 个人经营贷占总贷款接近 40%,过去 3 年年均增速 28.7%。其策略上专注做小做散 (1000 万以下贷款占比由 17A 的 64%上升 22Q1 的 75%)、做信用(个人经营贷 中的信用贷款占比由 18A 的 9%增长至 21A 的 25%),与国有大行错位竞争。
常熟银行 2021 年开始在常熟市接壤、尚未设立网点的金融空白地区试点普惠金融 试验区,开展包括微贷、对公、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纯做增量”。2021 年试验区 贷款增长 50 亿,从我们对常熟、无锡、苏州周边逐镇分析来看,至少还有 20 个镇 县属于常熟银行的“空白区”,因此这一模式具有非常大的复制潜力。
短期看,2022 年以来微贷投放节奏受到一定的疫情影响,但随着长三角地区疫情管 控逐步放松,下半年是微贷业务需求的“旺季”,未来其微贷增速有望逐步回升。
竞争或已接近“平衡点”,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2021 年普惠贷款利率环境有所企稳, 小微竞争或已到达一定“平衡点”,3 月全行业新发放小微贷款利率 4.93%,相比年初下 降 17bps,降幅低于一般企业贷款(下降 21bps)。且常熟银行 2021 年以来“错位竞争”、 提升信用类占比、考核强调“价格”等举措成效明显,微贷利率整体较为平稳,息差同 比压力也明显减轻。假设 22 全年息差较 22Q1 下降 3bps(与 21A 持平),生息资产增速 与 21A 一致(16.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 5%,其他非息收入增速 10%,最终测 算 22 年营收增速将达到 15.6%。 此外,常熟银行 60 亿可转债的发行预案正在推进中,发行成功后或对股价形成催化, 当前 22PB 仅 0.98x,估值性价比较高。(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1.3“可转债概念股” --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受益基建稳增长,业绩增 速预计排在前列
三家银行共同点:区域经济较好、资产质量优良;业务结构对公为主,契合稳增长基建 概念;业绩增长同业排名靠前,转债转股诉求下业绩释放意愿更强,具体来说:
1)成都银行:受益于成渝经济圈、稳增长政策的落地,22Q1 贷款同比增速超过 30%, 驱动业绩高增长。作为成都本地国资委旗下最大的城商行,竞争格局相对较优,21 年末 基建类、房地产 按揭贷款占总贷款分别高达 43.5%、28.1%,非标投资占总资产比重 约 9.5%。将充分受益于本土旺盛的投资、信贷需求(21 年其对公贷款增速高达 43%), 进入规模快速扩张期。
2)杭州银行:资产质量最为优异,业绩成长性处于第一梯队。过去几年推动业务转型, 低风险的基建类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提升至 31.6%、14.3%,同时完成了存量不良 包袱的基本出清。2020 年开始进入了新的一轮五年规划,在既有基建类、大客户业务继 续受益于当前稳增长的环境外,财富管理、小微等业务条线正加速拓展。22Q1 其营收、 利润增速继续保持 16%、31%的高增长,持续领先同业。
3)南京银行:短期管理层变动,但长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估值 22PB 仅 0.83x,性价 比较高。近期管理层变动引起了一定的市场波动,但长期来看其未来发展空间仍较大, 其将加大网点布局、区域扩张;将重点发力大零售 交易银行战略,近 3 年 AUM、私行 AUM 增速达 15.3%、24.8%,各类客群也快速增长。同时加速网点扩张,有望推动业务 快速发展。22Q1 其营收、利润增速继续保持 20%以上,开门红表现较好。
3.2 低估值 高股息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等
对比国有大行和海外银行,国有大行估值明显偏低,主动基金持仓较少。但国有大行业 绩增长相对稳健,且股息率一直保持 30%的较高水平,从防御角度而言,具有不错的 持有价值。
1)低估值 高股息:国有大行平均 22PB 仅 0.56x,处于历史底部,从海外对比来看,我 国当前国有大行的估值已与日本银行业基本相当(工行、三菱日联 PBLF 均仅 0.55x), 但工行 ROE 超过 12%,约为日本的银行的 2 倍左右;此外国有大行股息率高达 5.7%, 业绩稳健,且分红率一直保持着 30%左右的较高水平,适合股息策略、作为“底仓”进 行防御性配置的同时,获得分红收益。
2)在市场“磨底”的过程中,具有不错的防御性属性。国有大行估值低、主动型基金仓 位低、且在此前“股灾”中也常扮演“国家队”增持标的,当前位置持有安全属性较强。
3)国有大行大中型客户基础较好,是基建稳增长的受益股。其业务中、大对公客户的资 源较为稳定,基建稳增长环境下需求也相对充裕(中行、交行等表示 Q1 信贷同比多增, 其他大行也预计全年投放不低于去年),且大型客户一般受经济扰动、出口等因素的影响 较小。
4)业绩预计保持稳健:22Q1 营收、利润增速分别为 6.2%、7.3%。2022 年在规模稳定 增长、存款端优势突出、资产质量保持稳定(21 年不良生成率仅 0.51%)的情况下,业 绩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邮储银行:最具成长性国有大行,新行长就任积极推动内部集约化改革。 1)既有优势不变:最大的网点布局 客群优势 负债优势不变(3.96 万个网点 6 亿客 户),且资产质量较优基本没有历史存量包袱。 2)刘行长(原招行零售副行长)上任后,积极推行内部集约化改革,2021 年已搭建总 分两级运营体系,且加大了金融科技投入(IT 投入占营收比重超 3%),有效提高了全行 效率;与此同时,邮储银行针对性地制定了三年人才发展规划,优化人才培养、激励机 制,2021 年在国有大行中首家改革试点,对各级经理人员都签订了任期合同、实施末位 淘汰和退出机制等等。2022 年集约化改革还将不断推进,如零售信贷集中审批、管理等 等都将进一步释放业务潜能。 3)各项业务都具有挖掘空间,未来有望保持业绩快速增长。邮储银行未来存贷比、财富 管理、银行卡、对公综合服务等中间业务收入等方面提升空间大,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 入增速 2021,22Q1 分别高达 33.4%、39.6%,具有较强的成长性(利润预计未来几年 每年增长 15%左右),当前 22PB 仅 0.70x,具有不错的提升空间。
3.3 等待消费、地产企稳的零售标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
招商银行:优质零售业务基础,未来具有修复空间。
1)短期:业绩、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22Q1 营收、PPOP、利润保持了 8.5%、8.7%、 12.5%的稳定增长。虽然按揭需求仍弱,零售优质客户基础较优,信用卡、消费贷等可 投资方向较多,全年贷款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财富管理方面,虽然 Q1 市场波动加大, 但零售 AUM 依旧保持了 5.4%的高增长。
2)管理层:王良先生正式聘为行长,其自从 1995 年就加入招行,正式任命为行长前任 招行执行董事、常务副行长(主持招商银行工作)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王良先 生加入招行已有 27 年,亲历招行零售转型,对于财务经营、业务发展、战略规划均非常 熟悉,其担任行长有望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有助于招行在发展上保持既有的稳定性和 延续性。
3)房地产实际风险或有限:22Q1 年广义信用风险敞口 5175 亿,占总资产比重 5.5%, 表外涉房规模 3784 亿,不承担信用风险,且在稳步压降。当前拨备覆盖率 460%以上的 基础上,过去几年加大非信贷资产的计提力度,测算投资资产拨备/(非标 信用债)已 达到 15%,未来有能力保持资产质量的稳定。 招商银行当前 22PB 仅 1.26x,处于近 3 年 10.6%左右分位数,待市场零售业务需求恢 复、房地产市场回暖后具有修复的空间。
平安银行:财富管理、对公做精快速推进,待地产风险缓释后有较大修复弹性
1)业务:零售方面,平安银行零售营收、贷款占比均提升至 60%左右的情况下,积极 发力财富管理,一季度末全行 AUM 达到 3.36 万亿元(较年初 5.59%),私行 AUM 达 到 1.49 万亿元(较年初 5.97%),未来目标全行 AUM 要 3 年翻倍,私行 AUM 要 2 年 翻倍。对公方面,平安银行对公做精专注重点行业客户,21 年在新增 498 亿对公贷款的 情况下,撬动了复杂投融业务量 1.2 万亿(同比 6.6%),沉淀了大量存款与中收。 2)地产风险:当前疫情反复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或对其零售资产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房 地产领域其广义风险敞口 3411 亿(占总资产比重 6.93%),表外 1207 亿(不承担风险) 也受到了一定市场情绪的影响。 随着后续稳增长政策持续见效、房地产放松政策不断落地,平安银行或将迎来估值修复 的机会,当前 22PB 仅 0.77x,处于近 3 年 6.9%分位数,修复空间较大。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