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将导致企业负债增加「资产负债率增长」
笔者出身银行FICC部门,所以不管是股票还是债券,最重要看主体公司底层的资产和收入。将资产分为跟土地相关(包含矿产)与跟土地不相关两大类。按照收入增长率的不同,分为:快速增长,周期类,稳定增长(即缓慢增长),零增长及负增长。下面分享一下快速增长的主力股、个人交易心得。
收入快速增长型主体指成长性强、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以上的公司。这是我最喜欢的主体,不论股、债。
市值小,成长性较好的企业,由于规模不大,主体评级AA左右,很多主流机构不愿意投,尤其对方还是民企时候。但是,根据本人经验,这类企业往往能获得额外的超额收益,并且实际上也很安全,毕竟能挣到钱的公司没有理由不还钱。16-17年,算是AA民营发债的阶段性黄金时期,笔者也参与了其中,走访了一些地区的企业。为自己构建中国特色的AA债模型,积累了一线原始数据和因子的权重。
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山东地炼企业,地炼多集中在山东,而山东在东北角的东营、滨州又占了大头,约是中国炼化能力的三分之一在这里。当时有个问题困扰着这个地炼行业:调和油的增值税问题和地方担保链。也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问题,笔者在2017年中旬后才逐步跟这些企业接触。笔者一直坚信没有问题暴露的信用债是不能够准确定价的,也是一直倡导的投资需要结构性有利的前提下才能长期盈利和维持下去。
经过三个月左右实地调研(陆续的),发现该行业某科和某博,是属于实至名归的被低估的企业。当时地炼行业,炼化能力是过剩的,该细分行业可以近似认为就是零增长的,而其中居然还有企业能继续增长,并且提前几年布局下游销售渠道、终端,看起来未来三年还能增长的样子,兑付三年期债券从客观结构角度出发,似乎问题不大。发现人领导层具有提前布局的意识,加上中层执行的果断性,是我非常看中的企业特质(城投也一样,虽然都说信仰,但是不同领导人掌舵,三年后面貌差别很大)。尤其是某科,中层干部,甚至普通财务人员都能90秒内讲清楚他们公司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干以及能干好的原因是哪一二三。让我眼前一亮,如果我能把一个百亿企业管理成这样,那我就牛逼了。
接下来说一下快速增长的股票:2016年经过投行介绍,某友钴业要发债,有些困难,市场不太认可。经过券商项目组撮合,发行人做一个小路演,吹了一通他们采矿证多么多么值钱。笔者,对这类有色矿产类企业,尤其还是海外非洲这类摸不着的,安全感较弱。回去后,拿信用模型测算了一下,他们家主体信用、未来现金流比其他几家细分要好一些。并且显示这类企业有tenbigger的可能性较高,于是提出来能否有部分股票质押给主承,提升安全性,结果被无情拒绝了。后续锂电概念大爆发,企业项目都顺利落地了也不稀罕我们这些债券投资人[捂脸]。
猪周期里面:温氏和牧原,算是扛把子,但是即使像牧原这样高速增长的(当然也有质疑声)在2018年同样遇到发债难的问题,而同时期猪周期业绩大爆发甚至连券商研究员都看出来了。债券信评始终对牧原自建模式心存疑虑,而对标的温氏股份,相对收入结构分散很多,不仅发行相对正常,历史上同时期利率也比牧原低很多。而从股票角度,明显牧原爆发力强很多。
通过以上2个周期行业分析来看股票在流动性和边际收益弹性强很多,债券的优势在于现金流持续问题的话,能提供不错的票息或者价差收益。具体如何选择其实要看投资人自己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