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债券与绿色债券的区别「债券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关系」
中新经纬11月9日电 题:碳减排支持工具或带动债券利率下行,利好股市
作者 熊园 国盛宏观首席经济学家
11月8日,央行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人民银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总体看,政策应旨在调结构而非稳增长,稳增长尚需各种组合拳。对市场而言,应会带动债券利率下行,对股市流动性也是利好支撑。
具体来看,我们有六点看法:
第一,从时点看,从“研究”到“推出”历时8个多月,央行预期引导充分,可谓“一步一个脚印”。梳理央行官网信息可知,2021年3月25日央行提出“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以来,先后经历了“计划推出”“抓紧研究”“有序推动”“抓紧推进”等阶段,直至“正式推出”。
第二,从方式看,并非预期的GMLF(绿色中期借贷便利),而是类似棚改的PSL(抵押补充贷款)。一方面,央行并未采用预期的GMLF,应是考虑到操作难度,比如可能打乱当前MLF(中期借贷便利)价格体系。另一方面,“先贷后借”直达机制、需要合格抵押品,逻辑上应是类似2014年央行为支持棚户区改造而创设的PSL。
第三,从价格看,利率1.75%,属于结构性降息、定向降息。央行指出,碳减排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据此,按1年期算,金融机构给企业碳减排贷款利率应在3.85%左右(1年期LPR),低于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89%(2021年9月);利率1.75%的“置换”支持,虽然并非降准的零成本,但低于逆回购利率2.2%,也低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2.25%。
第四,从规模看,没有定规模意味着理论上“没有上限”,但实际规模尚待观察,主因央行对项目严要求,且金融机构需公开披露和接受第三方监督;后续密切关注央行会否把碳减排贷款规模作为考核目标。一方面,央行并未直接给出规模,因此理论上只要符合规定的都可申请优惠利率。另一方面,央行要求金融机构需按季度向社会披露碳减排领域、项目数量、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央行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查等多种方式,核实验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换言之,贷款审核会较严。
第五,从节奏看,2021年底可能会有“试水”项目,量估计不大,真正放量或要2022年,规模应会有万亿以上。2021年还有不到两个月,我们倾向于认为,节奏上很可能几家国有大行会率先申请,争当“第一家”的同时也相当于给整个银行业提供范例参考。
第六,从投向看,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初期突出“小而精”。具体看,清洁能源领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抽水蓄能、氢能利用、地热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热泵、高效储能(包括电化学储能)、智能电网、大型风电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户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跨地区清洁电力输送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等。节能环保领域主要包括工业领域能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改造等。碳减排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此外,央行还要求,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